券商组织大型辅导团为科技股上市护航逐渐成为行业常态。
近日,宇树科技、长鑫科技等明星科技企业相继更新了上市辅导工作报告。值得关注的是,宇树科技最新的辅导工作报告有多达24名中信证券的辅导人员签字。长鑫科技的最新辅导工作报告中,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合计共有30多名辅导人员签字。今年6月,国泰海通的独角兽项目视涯科技的辅导报告也有30多人签字。
在多位资深投行人士看来,在以往,如此规模的上市辅导团是比较少见的。而目前在IPO支持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券商更倾向于在重点项目上投入较多资源。与此同时,随着投行市场两极分化的加剧,重点IPO项目向少数头部券商集中也已成为行业的趋势。
科技企业IPO频现大型辅导团

图片来源:宇树科技IPO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一期)截图
日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出圈的宇树科技发布了IPO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一期)。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份辅导进展公告的最后,辅导机构中信证券的24名辅导人员签名赫然在列。
在这24名签字人员中,排名首位的金波或为中信证券此次宇树科技辅导小组的组长。据某上市公司2022年发布的公告,金波当时的职务是中信证券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执行总经理,曾负责或参与鼎胜新材IPO及再融资、禾迈股份IPO、天能股份IPO、方正电机再融资及重大资产重组、南都电源重大资产重组、聚光科技再融资、陕天然气再融资、东软载波重大资产重组等项目。另据上述宇树科技公告披露,这二十多人的辅导团将继续在下一阶段辅导中开展工作。
无独有偶,稍早之前,另一家明星科技企业、国内存储芯片龙头长鑫科技发布的IPO辅导工作完成公告,也因签字人员较多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的辅导机构由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共同担任,在发布的辅导工作完成报告中,两家券商的签字辅导人员数量合计达到34人。
事实上,这样的大型IPO辅导团在今年还不是首次出现。今年6月,合肥“独角兽”视涯科技发布的IPO辅导工作完成报告中,有多达33名辅导人员签名,其中甚至有十几名保代。
此外,“国产GPU四小龙”之一的沐曦股份今年5月底发布的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上,也有近20人签名。
不过,“国产GPU四小龙”中的另外两家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最近也更新了辅导报告,签名人数不到10位,而这更接近此前的行业常态。多位投行人士表示,以往超30名辅导人员出现在辅导报告上是比较罕见的现象,一般不会有这么多人签字。
对于上述大型辅导团频现的情况,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相比之下,大项目需要的辅导人员会更多。另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则表示,签字的辅导人员数量多,可以显示出券商对该项目的重视度较高,当然实际参与辅导工作的人员可能没有签字的人员这么多。
据媒体报道,长鑫科技此次IPO计划募资或达300亿元。照此计算,长鑫科技的募资规模或将仅次于中芯国际,成为科创板历史上IPO募资第二多的项目。此外,宇树科技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热点企业,具有标杆性质,投行的重视程度也会比较高。值得关注的是,据媒体报道,宇树科技递交IPO申请的时间或将在今年四季度。
业内:投行两极分化并非短期现象
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A股IPO市场陷入一轮持续调整。今年下半年以来虽然有所回暖,但IPO数据总体仍在低位徘徊。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投行人士纷纷改换赛道,考公、赴上市公司任职等都是热门选项。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行业内保代总数为8812人,同比增加了180人。今年以来,保代人数开始明显下降,截至10月22日,保代总数为8493人,较去年年末减少了319人。
不过今年下半年以来,保代人数有所增长。截至10月22日,保代人数较6月30日累计增加了23人。其中,“三中一华”(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和国泰海通这五大头部券商的保代人数合计达到2758人,占业内保代总人数的比例为32.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些正在冲击IPO的明星科技企业所聘请的保荐机构无一例外都在上述5家券商的范围内。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行业两极分化趋于明显,市场上的优质项目、人才往少数头部券商集中已成为行业的一大趋势。
某头部券商资深投行人士日前告诉记者,当前明星科技公司等大型IPO项目,基本集中在头部券商手中,这并非因为中小投行缺乏定价能力。一方面,当前IPO定价受交易所窗口指导较明显,需结合市场情况与可比公司估值确定,券商自主定价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大型项目方在选择保荐机构时,倾向于优先对接“三中一华”及国泰海通等头部机构,对中小投行基本不予考虑。
“尤其沪深市场的IPO项目,受科创属性、企业规模等要求提升影响,筛选标准更为严格。目前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四大板块在审项目仅100多家,在高标准背景下,项目方更倾向选择与自身行业地位匹配的头部券商,中小投行难以获取优质项目资源。”上述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说道。
另外,他还表示,从行业人才与业务分布来看,头部券商与中小投行的差异正持续扩大。“我们现在遇到项目非常缺人手的情况,已开启行业内的熟手招聘以缓解人手短缺,而其他中小投行则面临无项目可做的问题。”
“估计这种分化并非短期现象,类似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多由头部建筑央企承接,明星科技公司等优质IPO项目选择头部保荐机构,已成为行业常态。”据他介绍,自己目前正在接触的某计划IPO企业,在选择保荐机构时,仅将其所在券商与另一家在北京地区的头部券商纳入考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