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怡鹤)10月23日,在以“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法治保障”为主题的金融司法国际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致辞表示,上海一直以来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今,上海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理念,朝着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大步迈进。金融的高水平开放,离不开坚实的法治保障。
刘元春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跨境金融交易的复杂性、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等,都给金融监管和法治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
例如,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兴起,在带来便利和创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歧视等。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业务发展,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适用、监管协调等问题,如何有效防控风险,保障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更需要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
上海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工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始终密切关注中国金融发展和金融法治建设的进程。学校拥有一批在金融、法律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承担了众多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由上海金融法院和上海财经大学主办。刘元春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上海财经大学与各界在金融法治领域的合作。“我们将持续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金融法治课题研究,为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的法律解决方案。加强与司法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为司法部门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联合研究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我国在金融法治领域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