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豌豆蛋白龙头企业——双塔食品(SZ002481,股价6.26元,市值77.23亿元)正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
10月23日晚间,双塔食品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69亿元,同比下降33.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1.88万元,同比下降319.92%。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9月初,双塔食品曾公告称,欧盟对中国豌豆蛋白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公司面对的外部环境愈发严峻。
前三季度净利几近腰斩
根据公告,第三季度,双塔食品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66%。
盈利方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1.88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跌319.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72.16万元,同比降幅达400.37%。基本每股收益也由去年同期的0.0073元降至-0.0163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双塔食品在今年上半年尚能维持盈利。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36.35万元,同比微增0.89%。这也意味着第三季度的经营状况出现了较大变化。
单季度的亏损显著拖累了双塔食品前三季度整体表现。2025年1月至9月,双塔食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16亿元,同比下降1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44.47万元,同比下滑45.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700.43万元,同比降幅达到53.86%。
对于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双塔食品在三季报中解释称:销售费用较上期增加36.19%,主要系订货会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较上期减少42.19%,主要系本期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减少所致;财务费用较上期减少36.05%,主要系本期利息费用支出减少所致;资产减值损失较期初增加40.42%,主要系淀粉库存增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金额增加所致。
此外,双塔食品的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等科目也出现较大幅度变动。
面对“双反”调查,海外产能成破局关键?
双塔食品面临的业绩压力,或与持续紧张的国际贸易环境相关。
2025年9月1日晚间,双塔食品公告称,欧盟委员会收到欧盟豌豆蛋白生产商临时联盟提交的申诉,决定对中国产豌豆蛋白启动反倾销调查。此次调查针对的是干重基础上蛋白质含量超过65%的高蛋白豌豆蛋白产品,倾销与损害调查期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欧洲市场对双塔食品非常重要。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出口至欧盟的涉案产品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的3.92%,而2025年上半年该比例已提升至6.48%。欧盟的调查无疑给这部分业务前景蒙上阴影。
这并非双塔食品首次遭遇此类挑战。2024年7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豌豆蛋白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终裁,双塔食品被裁定征收高达269.77%的反倾销税和15.15%的反补贴税。
在此之前的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双塔食品对美出口额分别占到公司总收入的8.14%和9.92%。此外,加拿大也已在2024年4月启动了对中国豌豆蛋白的“双反”调查。
根据2025年半年报,双塔食品国外营业收入达到4.8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46.11%。不确定的外部环境给双塔食品带来了很大挑战。其在半年报风险提示中也提到,公司豌豆蛋白产品主要出口国家的政策变化、关税变化等事项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面对困境,双塔食品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针对欧盟的调查,双塔食品已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并聘请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应对。从更长远来看,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将大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拓,加快海外工厂建设。
其实上半年以来,双塔食品已经在着手国内外市场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63%,营收占比提升至53.89%。而在海外布局方面,备受关注的泰国工厂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在建工程余额增加102.82%,主要原因即为泰国工厂新建投入尚未转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