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资金正在借道含权中低波动类基金持续入市。蚂蚁财富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年内该平台上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规模与持有用户数,同比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愈来愈多的增量资金,正在从无风险、低风险资产,流向含权的中低波动资产,在“求稳”基础上“盼增”。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固收+”基金颇受该平台用户青睐。截至10月15日,在该平台上,年内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141%,持有用户数同比提升70%。作为当下非货基金保有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代销平台,其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固收+”基金配置需求的增加,与权益市场表现息息相关。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近一年以来上证指数涨幅超过16%。在此过程中,“固收+”基金近一年以来几乎全部获得正收益,平均涨幅达到6.7%,不仅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和纯债型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为2.24%),还高于许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回报率。
同时,蚂蚁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年内该平台用户持有的“固收+”基金平均最大回撤比权益类基金平均值低了10.3个百分点,为稳健型资金提供了更好的持有体验。
“今年以来债基表现欠佳,所以我目前账户里比较多的,是一些连续几年都实现正收益的‘固收+’基金。”一位有4年买基经验的投资者对记者说,他年内投资收益率在6%左右,最近准备继续申购优秀的“固收+”基金。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人士曾方芳对上海证券报记者分析道,投资者选择出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2025年市场波动较大,“固收+”基金以固收为底仓,能提供相对平稳的收益,同时辅以部分权益类资产增厚收益,契合投资者在震荡市中追求长期平稳增值的需求。此外,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也推动了部分资金转向“固收+”产品,以争取更具吸引力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信心回暖以及监管引导下,愈来愈多的增量资金正在从无风险、低风险资产,流向含权的中低波动资产,并进一步流入权益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变化与监管导向下,“固收+”产品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预计将继续吸引注重长期求稳的资金布局,从而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中长期资金。
中国证监会今年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创设力度。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年内新成立的“固收+”基金达到354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较去年同期增加26%。
光大保德信基金固收多策略投资部总监黄波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若A股市场保持活跃和上行趋势,叠加经济基本面改善提振上市公司盈利,或吸引更多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