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4 05:40:01 股吧网页版
粮食住进“好房子”
来源:经济日报

  “秋高气爽,粮仓穿上‘冲锋衣’!”10月16日,中央储备粮四川新津直属库,一句比喻激起在场众人好奇。“不是穿搭赶时髦,而是科技换新装。”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建筑师包晓强来到我国最新一代储粮仓型——粮食气膜仓前娓娓道来。

  在他身后,是4座36.1米高的粮食气膜仓,圆柱形仓身搭配弧形仓顶,看上去膀大腰圆、白白胖胖,肚量可不小。这是我国首批集多项技术创新于一体的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单仓容量7500吨,仓内现存大豆榨油后可满足8万人食用一年。

  “冲锋衣是对仓体最外层材料性能的形象比喻。”包晓强解释,气膜仓由三层结构组成,最外层的PVDF高分子膜材虽然仅有1毫米厚,但强度高、耐磨损,气密性和防水性表现突出。业内人常说这是给仓体套上了一件密封防水的冲锋衣;中间层是由聚氨酯泡沫构成的保温层,相当于给粮仓又穿上了一件羽绒服,确保仓内温度四季如一;第三层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能够有效承受粮堆给垂直仓壁施加的巨大侧压力。

  外层“冲锋衣”抵御风吹雨打,内里“羽绒服”隔热保温,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加持,一系列关于粮食气膜仓结构原理的比喻让在场人茅塞顿开。

  “每一粒粮食都是会呼吸的生命体。”包晓强接着说,最大程度保证储粮品质一方面要尽量减缓粮食的呼吸代谢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有害生物的防治。与之前相比,最新一代粮食气膜仓的保温隔热性能是传统浅圆仓的3倍以上,气密性达到了国家高标准粮仓的6倍以上。

  优粮优储是筑牢大国粮仓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绿色储粮技术不断上新,一批新仓型、新材料、新工艺得到转化应用。走进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AI虫情监测分析终端、粮食样品自动分样器、移动式清理中心设计模型、智能扦检设备远程管理平台等多项科技成果映入眼帘。

  “世界粮食储藏技术看中国,中国很多绿色储粮技术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付鹏程告诉记者,院内团队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粮仓工程设计、粮食储藏工艺、粮食保鲜、虫霉防治技术、粮油检化验仪器、仓储设备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技术优势,覆盖粮食入仓检验、仓内存储、仓内管理等各环节。

  例如,在入仓检验环节,智能扦检设备可实现稻谷、小麦、大豆、玉米四大粮种自动扦样和全部22项质量指标全流程无人化检验,具备智能扦样、样品自动流转、智能检测和数据汇集四大功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效率较传统人工检验提升两倍以上。在仓内存储环节,北方粮仓采用的内环流控温工艺可让粮仓做到自带中央空调,冬冷夏用,自给自足,实现低温低碳环保储粮。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氮气气调工艺通过降低粮堆氧气含量,减弱粮食呼吸代谢作用,达到防治储粮害虫、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效果。

  “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度应用推动粮食储存领域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重构,以科技创新提升粮食管理效率效能,让更多粮食住进‘好房子’,确保粮食储得好、备得足。”付鹏程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