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4 05:52:41 股吧网页版
上海全面告别“拎马桶”
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一家三代在小梁薄板房里住了40多年,以前冬天出门倒马桶冻得直哆嗦,做梦都想有个宽敞干净的家。这次拆除重建,让我们能住进带独立厨卫的新房子,实实在在解决了几代人的心病。”

  10月23日,上海市杨浦区黄兴路1039弄居民张忠,来到旧房改造工地,望着已经完成施工的桩基,开始憧憬搬入新家、告别手拎马桶的生活。

  继2022年完成了成片旧改历史性任务、解决了集中成片的“拎马桶”问题后,经过两年的攻坚拔点,随着今年6493户“拎马桶”改造任务提前完成,9月底,上海“拎马桶”改造任务总体完成。

  不能拎着马桶走向现代化

  在不少反映上海市井生活的照片和影视剧中,都有上海人清晨倒马桶的场景。本报1994年2月18日的版面上,记者在《小马桶困扰大上海》的通讯里,这样写道:

  “大上海屋檐下,每天都有70万只马桶招摇过市。这可不是‘天方夜谭’。直到90年代的今天,在这个世界闻名的大都市里,还有几百万人每天不得不与马桶打交道。即便在南京路、淮海路这样有名的商业区,只要走进后街的小胡同,也能够寻到马桶的踪迹。”

  “早先,弄堂里报晓的是粪车的铃声。随着叮当铃响,一声吆喝:‘倒马桶……’便是一呼百应,家家户户拎着马桶往外跑。”

  小马桶之所以会成为上海人必备生活用品,主要是因为人多、居住面积小,要住“七十二家房客”的大部分石库门,建造之初就没有专门设计卫生间,只能以倒马桶的方式解决如厕问题。

  海派文化作家吾非羊曾撰文形容:“在一个几乎没有化粪池、排污管、抽水马桶的时代,上海人用木质马桶、粪车、清洁夫、粪码头和粪便回收等人员和器物设施,构建出一个近代城市排污公共卫生系统,从而成为中国现代城市治理文明的重要部分。”

  一面是繁华都市,一面是手拎马桶。这样的反差,让“拎马桶”问题成为上海人生活中的痛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能拎着马桶走向现代化”这场民生实事攻坚战,跨越30余年,也成为上海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

  杨浦曾经是上海二级以下旧里最为集中的老工业城区之一,有着大量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设的工人新村、不成套或无卫生设施职工住宅。90年代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接续努力下,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引下,杨浦区加快推进,于2022年全面完成旧区改造,为16.4万余户旧里居民解决了“拎马桶”问题。

  也是这一年,随着全市成片旧改任务的完成,上海集中成片的“拎马桶”问题基本解决。

  2023年,上海住建部门对分布在零星旧改地块、中心城区旧里、郊区老镇老街的无卫生设施旧住房开展全面排摸。通过倒粪站倒排,最终锚定14082户“拎马桶”居民,制定两年完成改造任务的目标,进行最后的攻坚拔点。

  “虽然只剩零星的居民在‘拎马桶’,但事关每个个体的民生期盼。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征程里,人的需求、生活品质的提升,是应有之义。”上海市住建委主任王桢说。

  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嘱托,上海向“拎马桶”难题发起最后的冲锋。

  “一户都不能放弃”

  然而,这最后的任务,却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难在哪?

  本以为,政府出资,通过加装抽水马桶等方式,对未纳入旧改范围的“拎马桶”房屋进行无卫生设施改造,应该很受居民欢迎吧,没想到,偏偏有不少居民纠结。

  为什么?

  不是不想告别“拎马桶”的日子,只是,“拎马桶”的居民多数住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逼仄的空间哪能装下“1平方米抽水马桶”?加上排污管道布局、楼上楼下“邻避”矛盾……“螺蛳壳里做道场”,考验的是技术水平,也考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经过反复调研,上海确立了剩余“拎马桶”改造的三个途径:一是结合零星旧改或片区更新,实施征收改造或协议置换;二是结合拆除重建实现厨卫独用,同步解决居住条件和房屋安全问题;三是对部分涉及风貌保护要求的里弄房屋,探索“入户加装+抽户加装+保护性修缮”三同步综合改造模式,在“留房留人”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此外,对空间受限、零星分布的点位,因地制宜采取增设卫生设施等托底保障方式。

  “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把握好保民生和提品质、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找到在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以更为彻底的改造方式回应居民的迫切期盼。”上海市住建委同志告诉记者。

  为了摸清“拎马桶”的底数,杨浦区的工作人员对全区63个倒粪站逐个蹲守统计。发现一些原先并不在册的工业用地也存在“拎马桶”后,住建部门主动与老厂房原系统单位联手,在充分考虑居民诉求意愿的基础上,完成10余户无卫生设施房屋改造任务。

  黄兴路1039弄18—27号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多层小梁薄板和砖混结构老公房,有180户“拎马桶”。通过拆除老房,原地新建,户均面积从15.6平方米增至31.7平方米,既解决了抽水马桶问题,又增加了居住面积。

  国京路41号是保护建筑。改造中,按照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将一楼杂物间改造为联排集中式厕所,并为每户人家打造了独立如厕空间。采用轻质材料减少对楼板承重的影响,同时室内墙面、地面按原有样式修复,保留建筑原有面貌。

  “一户都不能放弃。”杨浦区住宅更新发展中心主任陈颖说。

  “我的心里满是盼头”

  虽说加装马桶是民心所盼,但要把好事办好,并不容易。

  “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兼具发展、民生和治理属性,只有站在群众立场上解决实际问题,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才能最大程度凝聚人心、求得最大公约数。”陈颖说。

  长海路街道有个“睦邻智囊团”,通过邻居的现身说法,打消顾虑、化解心结,促成签约;殷行街道以党建引领法、双线沟通法、流程再造法、情感疏导法推动项目快速实施;定海路街道通过一对一诉求对接、技术顾问现场论证等方式,拓宽居民参与路径……

  “听民意解民忧,让惠民工程再升级,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定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李荣向记者介绍了工作法。

  “首先是倾听,每一户的声音都重要。”李荣告诉记者,街道与居委组建联合工作组,党员与志愿者全程参与耐心讲解,细心倾听,针对面积小、施工难等顾虑一一沟通,逐一化解。针对不同家庭实际,量身定制“一户一方案”……

  “在施工中要把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李荣细数了多个服务细节,比如严格限定作业时间,搭建围挡,防尘降噪,每日清理工地、清运垃圾,最大限度减少扰民,还请专业工程师现场答疑,并帮忙安装热水器、检修线路,用点滴细节,传递暖心温度。

  “从方案制定到签约搬迁,政府全程让我们老百姓说话,线上线下都能提意见,一点不糊弄。”居民张忠感慨。

  “拎马桶”改造攻坚战,提速!

  2024年,7589户完成改造,徐汇、长宁、普陀、闵行、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宝山等9个区提前完成“拎马桶”改造任务;

  2025年,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倒排时间节点,随着最后6493户改造完成,上海人民终于彻底告别“拎马桶”。

  “一想到往后的生活,我的心里满是盼头。”张忠的话,满怀憧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