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清晨5点,国神宝清煤电化公司朝阳露天煤矿矿坑深处已响起铿锵的脚步声。身着沾满煤尘工装、脚蹬防砸胶鞋的刘保龙,正沿着15米高的边坡平盘逐段排查。作为采煤队班组负责人,这位手握边坡监测设备的“煤海调度官”,总比开工时间早两小时出现在作业一线。
“排水沟畅通,软岩作业才能稳如磐石。”每当发现沟内积存碎煤,他立即调来液压反铲清理。飞溅的泥水染花了工装,他却紧盯铲斗作业轨迹:“再偏左十公分,注意避开沟壁!”在这位“活地图”眼中,每条沟渠的走向、每处软岩的性状,早已深深刻进脑海。

图为班前会刘保龙讲解采装作业位置
班前会上,激光笔在图纸上划出清晰的作业路线。“7号设备后撤20米优先清理浮煤,8号车辆绕行北侧集水坑……”听着他条分缕析的部署,工友们由衷赞叹:“刘师傅就是活地质图,哪块岩层能承重、哪条沟渠需疏浚,他走过一趟全门清!”
“采煤队刘保龙,破碎站启动双路供煤!”调度指令传来,他立即化身“现场指挥官”。十余台重型设备在他调配下如精密啮合的齿轮:双路运煤时重点把控交叉路口安全,单路作业时灵活分派两组保供破碎站、一组支援煤场。当破碎站临时检修的“空窗期”来临,他反而带着队伍抢出边沟清淤、降沟作业的宝贵时间。

图为刘保龙(右一)检查水沟断水情况
面对新入职的液压反铲司机,这位老师傅的“操心模式”自动开启。守着作业区连轴转,午饭在设备旁凑合,他手把手演示软岩作业要领:“铲斗入土要像揉面团般留出余量,距排水沟保持两米安全距离。”直到新人能独立完成清沟作业,他才抹去额角汗珠:“多掌握一分技能,现场就少十分风险。”
暮色浸染矿坑时,对讲机里传来紧急求助:“主运输道路出现陷坑!”他抓起安全帽冲向现场。指挥液压反铲清理卸车区、调配干料摊铺、校准顺水坡度……每个环节都精准把控。当矿灯划破夜幕,工装上的泥浆已凝结成块,唯有反光条如流动的星光,守护着煤海深处的安全。

图为刘保龙指挥现场作业
晚上9点完成道路铺筑,他又带着夜班同事检查内排坡底,确认沟道畅通后才点开手机工作日志,在次日安排中添上“复查主干道维护状况”。对于富水软岩地质条件下的排水系统,这位“煤海哨兵”从未掉以轻心。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执着坚守。刘保龙用遍及边坡的足迹、写满参数的工作笔记,将能源保供的使命融入每一次精准调度、每一处隐患排除,在矿坑中绘就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