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化股份”)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3.94亿元,同比增长13.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8亿元,同比增长160.22%,主要系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所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62亿元,同比增长2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6.55%。
自2024年我国对三代制冷剂全面实施配额管理以来,制冷剂行业景气度便持续上行,相关产品的价格也接连上涨。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三代制冷剂R32、R134a、R125均价分别为6.30万元/吨、5.61万元/吨、4.55万元/吨,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65.79%、61.39%、30.00%。
作为制冷剂全球龙头企业,巨化股份在氟制冷剂生产配额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公司半年报显示,2025年,国家核定巨化股份(含控股子公司)HCFC-22生产配额3.89万吨,占全国26.10%,其中内用配额占全国31.28%,为国内第一;HFCs生产配额29.78万吨,占全国同类品种合计份额的39.33%。
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李富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产品价格上升的情况下,拥有较多配额的企业往往能够充分享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实现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此外,配额优势还能使企业更好地掌控产品的供应节奏与市场定价,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享受第二、三代制冷剂配额红利的同时,巨化股份还着眼未来,加快第四代制冷剂(HFOs)技术提升和产能储备。截至半年报发布,巨化股份共运营两套主流HFOs生产装置,产能约8000吨/年,并计划通过新建加技术改造新增产能近5万吨。
此外,巨化股份还同步推进非氟制冷剂业务布局。今年2月,巨化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巨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增资甘肃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巨化”),将其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至60亿元,其中巨化股份认缴出资42亿元,占比70%。本次增资后,公司将取得甘肃巨化控股权,并由其实施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96.25亿元。
根据相关公告,该项目是巨化股份逆周期布局,抢抓发展机遇窗口期的战略决策。公司通过抢抓未来氟制冷剂升级换代、氟聚合物周期调整机遇,有助于确立氟聚合物、第四代氟制冷剂龙头地位,巩固提升公司氟化工竞争优势,为公司跻身全球一流氟化工企业,争取长久的发展权抢夺先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四代氟制冷剂和氟聚合物在产业链上具有一定的上下游关系,巨化股份对二者进行同步布局能够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此外,逆周期布局优质产能还有助于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进而为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