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24日电 (王媛媛)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刷新年内新高,创业板指领涨。截至收盘,沪指报3950.31点,涨0.71%,成交8585亿元;深证成指报13289.18点,涨2.02%,成交11157亿元;创业板指报3171.57点,涨3.57%,成交5297亿元。沪深两市成交额1.9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303亿元。
板块方面,存储芯片、CPO、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热点
盘面上,算力硬件方向持续爆发,CPO概念股领涨,“光模块”三巨头齐发力,中际旭创大涨超12%创历史新高,汇绿生态5天3板。存储芯片概念股全天走强,香农芯创、普冉股份20cm涨停双双创新高。商业航天板块掀起涨停潮,航天科技等十余股涨停。下跌方面,煤炭股集体调整,安泰集团跌停。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周五市场震荡上攻,芯片板块涨幅居前。四中全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锚定历史坐标。在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的拐点。具体投资方向上,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鸿涵投资:市场3万亿成交以来已经萎缩至当前水平;结合各大指数,总体仍处于高位箱体运行特征;短期有实现多空平衡、技术性反弹的可能。当下市场无论从宏观以及全球资产定价来看都没有大幅下跌的风险,而从各大指数运行特征来看,市场也是按照如此预期来运行;新质生产力+红利蓝筹资产是最主要的多头共识方向,区别是前者无论从投资逻辑还是增长预期来看更具多头吸引力,而红利蓝筹品种拉长时间看确定性较为突出;当下正是逢低布局新质生产力龙头品种以及蓝筹品种的阶段。
尚艺基金:近期市场持续缩量震荡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流动性收缩和预期分化所致。短期看,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格局,方向选择取决于政策催化与基本面改善的共振。但当前位置向下空间有限,中长期慢牛行情正在孕育,因为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托底预期明确、企业盈利逐步改善以及资金迁移的长期趋势未变。预计随着政策明朗和经济数据回暖,市场有望迎来修复行情。
消息面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起“反内卷”倡议:坚决抵制仓储行业恶性竞争行为
据央视新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发起《关于反对“内卷式”竞争促进仓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 倡议要求,仓储经营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坚持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原则,以生产经营成本与市场供求状况为定价基本依据,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坚决抵制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行为,在招投标全流程操作中,严禁以低于成本的报价参与竞标,切实保障仓储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标准。 同时,仓储经营者须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战略方向,通过技术升级、流程优化、数据赋能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筑牢行业“反内卷”的坚实根基。
《安徽省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出台部署国有“三资”各领域具体改革工作
据“安徽发布”,《安徽省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正式印发。下一步,将打好“制度拳”,构建改革政策体系。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单位,部署国有“三资”各领域具体改革工作,指导市县分层级推动,构建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体系;用好“智慧库”,实现“三资”多维共治。完善统筹管理平台,分类建立全省国有“三资”总账和明细账,精准动态掌握底数,加强数据归集和信息共享,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跨部门协同联动的治理生态;下好“盘活棋”,提升统筹管理质效。用活用好调剂共享、匹配增量投资等盘活模式,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场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统筹;织好“监督网”,完善综合评价监管。构建涵盖国有“三资”、债务、投资等多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形成闭环管理评价机制,织密筑牢多部门协同监督防线。
股票私募平均仓位79.68% 创近一年新高
据中证报,私募排排网10月24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国内股票私募平均仓位升至79.68%,较前一周上涨0.55个百分点,创近一年新高。从趋势看,自今年8月以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累计上涨5.75个百分点,加仓趋势显著。截至10月17日,重仓或满仓(仓位大于80%)的股票私募占比达63.40%,中等偏重仓位(仓位在五成至八成之间)的私募占比为20.41%,低仓位和空仓的私募占比合计不足20%。此外,截至10月17日,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87.35%;100亿元以上规模的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80.18%,且连续两周维持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