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这个阿里家的小儿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自己的边界:从“AI搜索”到“对话助手”,再到最新亮相的AI眼镜,一系列动作频发引起网友热议。
外媒的关注正映射出这场“入口之争”的全球意义。本周,彭博社、路透社先后聚焦夸克正在推进代号为“C计划”的AI新业务;近日,《巴伦周刊》更发文指出:阿里正同步进军Meta主导的AI眼镜赛道与ChatGPT所在的智能对话领域,股价应声上涨。

在这场AI的全球竞速中,中美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夸克要赢的,不只是产品之战,更是定义下一代AI交互方式的竞争,每一次技术迭代、每一次硬件创新,都是对国际巨头的直接挑战。
从搜索、对话到眼镜
夸克的自我进化
从在屏幕上的搜索,到懂语言的对话助手,再到鼻梁上的眼镜,这三条产品线,正在共同构建夸克的AI生态。
可以说,夸克AI眼镜的出现,是阿里AI2C战略中最为亮眼的实体突破。直接对标Meta等国际巨头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雄心。
这款眼镜曾于7月底亮相WAIC,行业称其为“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AI硬件”。
从配置上看,这款眼镜几乎刷新了国内AI可穿戴的上限。它搭载高通AR1旗舰芯片与一枚低功耗协处理器,采用双光机双光波导方案,支持合像距调节,并首创一体贴合且带光波导的镜片。
此外,相比传统的音乐播放、通话、翻译、会议纪要等常规AI眼镜功能,夸克AI眼镜搭载阿里最强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可实现多轮对话、多意图理解,回答准确率大幅提升。
更重要的是,夸克AI眼镜与阿里生态深度融合,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扫码支付、淘宝搜同款比价、飞猪智能提醒等独家场景。
模型为基
阿里Qwen的全球竞争力
无论是夸克的对话助手,还是夸克AI眼镜,均搭载了阿里最强闭源模型Qwen。
此前,在阿里云栖大会亮相的Qwen-Max模型,在权威的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超过GPT-5,进入全球前三。Qwen也是目前少有的能在国际主流榜单上与GPT系列模型掰手腕的中国模型。

从产品阵型来看,夸克的布局有着清晰的内生逻辑:搜索作为信息入口,负责高效获取和组织内容;对话助手,实现深度理解和推理;AI眼镜则走出屏幕,感知物理世界,且三者共享同一套Qwen大模型基座。这种“软硬一体、模型统一”的架构,让夸克在体验连贯性和生态协同性上,形成了对国际竞品的独特优势。
全球竞速
阿里押注下一代人机交互
在全球AI竞争的版图上,巨头们正在着手从不同维度定义未来。
Meta全力投入硬件,试图以硬件驱动新的AI体验;Google则在深耕AI工具系统,以模型驱动产品智能化;而夸克,则试图打通一个产品矩阵——以阿里自研大模型Qwen为核心,既做软件,也做硬件。
当前,从模型能力来看,阿里Qwen无论在性能排行,还是生态规模上,都处于行业前列。如今,夸克作为阿里AI2C的前沿阵地,其对话助手对标OpenAI的ChatGPT,AI浏览器对标Google,AI眼镜则再次直指Meta的硬件野心。
在阿里AI2C的版图中,夸克是最贴近用户、最有潜力代表下一代AI交互方式的存在。从商业视角看,夸克AI眼镜不是阿里的一个孤立产品,而是阿里布局AI入口卡位战的关键节点。
这场竞赛的终极目标,不再是争夺一时的用户量,而是争夺下一代AI使用方式的定义权。
这场竞赛,已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