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大家看到,越来越多搭载‘四川芯’的新能源汽车驰骋于世界各地,四川造‘超级充电宝’时刻守护着电网安全,动力电池已成为四川工业新的靓丽名片。”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吉明在10月24日举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发布会宣布,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11月12日至13日在四川宜宾举办。这是宜宾第四次牵手该盛会,“长江首城”再续与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年度之约”。
据悉,本届大会将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议程设置紧扣行业痛点与前沿方向,涵盖1场开幕大会、1场全体大会、6场专题会议及多场展览展示活动,全方位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其中,6场专题会议精准聚焦前瞻技术、新型储能、回收利用、创新应用、物流供应链、质量强链六大关键领域,直击动力电池产业迭代中的核心议题;展览展示则集中呈现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电动工具、电动船舶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让“未来产业图景”直观可见。
自2022年连续三届承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以来,四川已累计发布新技术新产品应用600余项,签约重大项目200余个、总投资近3000亿元,有力推动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近年来,四川汇集能源、产业、人才优势,聚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的跨越发展,体现出产业能级高、创新能力强、产业生态优的特点。
今年1至9月,全省动力电池产量168.1GWh、同比增长49.2%,全年有望突破200GWh。此外,四川还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成锂电关键材料及电池系统应用等省级中试研发平台。聚集了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超200家,装机量全国前十企业5家在川落地,形成从锂矿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面向“十五五”,四川明确了下一步发展路径:持续发挥建圈强链推进机制作用,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聚焦前沿技术方向引导企业规范发展;加快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研发中心建设,依托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智能固态电池创新中心等平台攻坚固态电池技术;强化产业“左右岸”支撑能力,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设计研发与产业金融协同效能;开展零碳工业园区试点、绿色工厂建设,拓宽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聚焦大会举办城宜宾,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在发布会上表示,“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对宜宾而言,不仅是行业盛会,更是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共生的重要平台。”
凭借连续承办三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这一高能级平台,宜宾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规划产能300GWh,目前已建成180GWh。面向未来,宜宾锚定“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目标,明确到2030年将实现动力电池年总产量400GWh、全产业链产值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