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走强。沪指刷新年内新高,涨0.71%,报3950.31点;深成指涨2.02%,报13289.18点;创业板指涨3.57%,报3171.57点。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接近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大幅放量3309亿元。寒武纪-U以234.03亿元成交额位居第一,其次是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阳光电源,成交额分别为230.34亿元、199.3亿元、186.56亿元、147.62亿元。
盘面上,算力硬件方向持续爆发,CPO概念领涨,中际旭创涨超12%,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存储芯片板块全天强势,香农芯创、普冉股份双双20%涨停;商业航天板块掀涨停潮,航天智装、航天科技等多股涨停。
芯片板块爆发
寒武纪大涨
午后,芯片股持续走高,算力芯片龙头寒武纪一度涨超10%,重返1500元上方,截至收盘仍涨9.01%,汇顶科技涨停,江波龙、佰维存储、拓荆科技均涨超10%,燕东微、北京君正、晶合集成等跟涨。



此前,寒武纪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净利润16.0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净利润5.67亿元。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寒武纪表示,主要系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在研发投入方面,寒武纪透露,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保持了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马斯克首评“朱雀三号” 航天板块大涨
北京时间24日凌晨,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首次评论蓝箭航天即将发射的“朱雀三号”可复用运载火箭。马斯克称,中国的可复用火箭在猎鹰9号架构中加入了星舰的一些特性,例如使用不锈钢和甲烷氧化物,这将使其能够击败猎鹰9号。

当日,A股航空航天板块开盘大涨。截至收盘,航天智装“20cm”涨停,西测测试涨超16%,航天环宇涨超11%,达华智能、上海港湾、中国卫星、航天长峰等多股涨停。

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采用不锈钢箭体结构、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的大型液氧甲烷火箭,可实现20次以上复用,旨在支撑未来大型星座组网、高频次低成本发射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10月18日至20日,“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液氧甲烷火箭2号发射工位顺利完成首飞任务的第一阶段工作——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随后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
“朱雀三号”首飞试验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加注合练与静态点火测试,并返回技术区检测维护;第二阶段以入轨发射为主要任务目标,同步尝试一子级回收。本次试验覆盖整箭水平转运及起竖、推进剂全过冷加注、一体化测发、九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全面检验了测发流程的合理性和火箭系统与发射场系统的匹配性。
今年6月,“朱雀三号”一级动力系统九机并联地面点火试验成功,为首飞奠定了基础。据介绍,这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
今年7月29日,蓝箭航天在北京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正式启动科创板IPO征程。
今年,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多家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加入IPO梯队,同时这些公司旗下的可复用火箭均计划在年内首飞。
中科宇航旗下“力箭二号”火箭面向未来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建设和低成本货物运输需求,具有大运力、高可靠、低成本特征,具备太阳同步轨道、近地轨道、转移轨道发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低成本大规模进入太空的能力。据其规划,“力箭二号”重复使用次数大于20次,将于2027年完成火箭一级和助推器回收。
天兵科技旗下“天龙三号”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款有望实现近地轨道运力超20吨的大运力液体火箭,性能对标SpaceX的可复用火箭猎鹰9号,可实现一箭36星组网发射,从而全面适配我国卫星互联网“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加速我国低轨星座规模化部署进程。
星河计划今年首飞并于明年量产的“智神星一号”系列是高可靠、低成本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将服务于大型星座组网。目前,其首飞工作已进入发动机交付与总装等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