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10月24日)航天强国概念大爆发,商业航天与卫星领域相关个股强势,航天智装20CM涨停,西测测试大涨超16%,航天环宇涨近12%,中国卫星、上海沪工、国机精工、中天火箭、航天科技等多股涨停,上海瀚讯、中国卫通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四中全会公报中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增“航天强国”表述,继“新增长引擎”后商业航天地位再度提升。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十五五规划的建议还提到要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从全球范围看,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根据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的数据,2015-2021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增至12447亿元,复合增长率近20%。
东吴证券的研报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7.8万亿元。对标美国SpaceX2016~2025十年间市值增长约40倍至4000亿美元,国内商业航天核心产业链环节亦有望孕育出百亿甚至千亿估值的本土龙头。
民生证券10月24日研报表示,“航天强国”在“十五五”发展目标中被重点提及。今年以来,包括星河动力、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中科宇航在内的头部商业火箭企业密集开启上市进程,2015年至今,商业火箭公司已经历三次浪潮,从萌芽期到蓬勃发展,再到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其发展路径及盈利模式逐渐清晰,形成了从发射服务稳定可靠,到商业化落地获得更多订单收入的链路。
民生证券并表示,8月底相关部门表示会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关键的第一步,牌照的发放有望推动全产业链向规模化加速迈进。对于商业航天产业来说,星座运营位于产业链的下游环节,直接决定了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等中上游环节的需求规模,因此明确的运营主体和业务规范将为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民生证券认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在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此外,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突破,更是为产业开辟了广阔而持久的需求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