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49.36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各领域呈现“新动能持续积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总体特征。
汽摩产业支撑有力
铸就工业经济“压舱石”
汽车产业增长快速。前三季度,全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对全市规上工业的拉动力从上半年的1.7个百分点上升为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6.7%。其中,新能源整车增加值同比增长27.1%,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分别较上半年提高7.5和1.8个百分点。
摩托车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摩托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拉动明显
激活产业增长“动力源”
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6个百分点。重点产业中,汽车产业增长23.4%,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装备产业行业在大项目稳步推进下,投资增长28.6%,增速较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
技改投资增长快速。今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持续推进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1.0%,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5.1%,增速和占比分别较上半年提高1.6和2.0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持续发力
打造经济发展“新活力”
新产业新动能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汽车产量193.08万辆,同比增长11.2%,新能源汽车80.45万辆,同比增长35.4%;液晶显示屏3.70亿片,增长28.0%;集成电路88.23亿片,增长61.6%。
软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满天星”行动计划“人气聚起来、楼宇用起来、产业兴起来”的总体要求下,1―8月,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比全国水平高2.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7.6%。
线上消费持续活跃。随着“线下体验+线上零售”等新零售模式不断崛起,线上促销活动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加之外卖平台补贴力度加大,带动线上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高于全市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4.0个百分点。
通道物流提质增效
构建跨境融通“大格局”
通道联运快速发展。前三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运输19.63万标箱,同比增长20%,国际铁路联运运输2.5万标箱,增长139%,跨境公路班车运输2.3万标箱,增长153%。
服务保障持续发力。围绕服务本地产业发展,通道运行高效畅达。开行“重庆港—宁波舟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搭建渝车出海滚装班轮公共服务平台;开行长安汽车出口专列50列(俄罗斯方向47列、中亚方向3列),增长456%。
文旅消费热情高涨
开拓市场活力“新空间”
随着重庆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暑期、国庆、中秋等节假日吸引力增强,旅游经济活力迸发。1—8月,全市规上游览景区管理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休闲观光活动行业增长14.6%,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增长14.1%。
文化宣传质效提升。1—8月,抖音短视频、短剧制作等业态发展较好,全市规上影视节目制作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