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市场看好国产替代及行业复苏,半导体行业全线走强,领涨港股!外资机构唱多中国
10月24日,香港三大股指全线上涨。香港恒生指数涨0.74%,报26160.15点,本周涨3.62%;恒生科技指数涨1.82%,报6059.89点,本周涨5.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68%,报9363.94点,本周涨3.91%。南向资金净买入32.14亿港元。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61只上涨、22只下跌。中芯国际涨8.04%,中国宏桥涨4.29%,药明康德上涨3.95%,领涨蓝筹。
跌幅方面,石药集团下跌3.90%,龙湖集团下跌2.13%,理想汽车跌2.07%,领跌蓝筹。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26只上涨、4只下跌。华虹半导体上涨13.73%,中芯国际上涨8.11%,地平线机器人涨8.04%,领涨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
从盘面来看,Wind概念板块多数上涨,金融IC指数涨13.63%,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指数涨9.03%,集成电路指数涨8.59%。跌幅方面,蓝宝石指数领跌3%,智能建筑指数跌2.04%,智能家居指数跌1.75%。

半导体行业全线走强
市场看好国产替代及行业复苏,半导体行业全线走强,万得半导体行业指数涨8.33%。

华虹半导体涨13.73%,ASMPT涨8.11%,中芯国际涨8.04%,领涨万得半导体行业指数成份股。

日前,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李沐阳线上交流时表示,全球半导体正处第五轮上行周期,驱动因素为AI技术突破与库存周期修复,叠加地缘政治催化,中国国产替代进入黄金期。
富达:对“十五五”中国社会经济
创新发展充满信心
10月24日,富达发布研报表示,对“十五五”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创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富达基金基金经理张笑牧表示,本次全会公报提出了产业与科技并举、内需与开放并进、安全与治理并重的政策基调。
产业与科技并举,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未来五年中国在自主可控的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公报中首次明确提出“航天强国”目标,为中国在“十五五”期间实现载人登月等重大里程碑提供了政策背书。
内需与开放并进,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并指出要“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从扩大内需与创新供需的角度,为我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培育新的市场空间。同时,明确“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走出去”的角度助力我国优势产业拓展国际市场需求空间,以产能的全球疏导“反内卷”,缓解内部竞争压力。
安全与治理并重,明确“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和“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自主可控与科技创新相关产业的跨周期发展,提供了来自政府支出的基石需求保障。“ 基于上述政策导向与产业趋势,我们重申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及创新型大消费这‘一超三强’四大赛道的看好,并对‘十五五’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创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德意志银行上调中国GDP增长预期
10月24日,德意志银行发布研报表示,全年增速预期调升至5.0%。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工业与出口拉动下,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实现超预期增长,但消费与投资的疲软仍需政策刺激。增量财政资金的落地,有望对冲短期需求压力,推动经济全年增长。后续需重点关注房地产企稳、消费信心能否随就业改善回升,以及外部环境(如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