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与慢病管理融合的商业化进程中,“AI+减重”已成为落地最顺、商业回报最具确定性的黄金赛道之一。
“当前,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严峻。肥胖不仅是一种慢性疾病,更是诱发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用户对科学、有效且能坚持的减重方案需求极为迫切,付费意愿非常强烈,这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近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办的“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行业协同创新研讨会上,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博士介绍道。
在他看来,减重过程高度依赖持续、个性化的行为干预,而这恰恰是AI技术能发挥价值的环节。比如AI能够深度学习,从而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减重建议;AI还可以突破人力和时间的限制,在用户需要时及时提供提醒和鼓励,实现“越用越懂用户”的精准管理。
一场围绕“AI+减重”的生态竞速已然开启。海外Noom、Hims & Hers Health等企业早已深入布局;国内以方舟健客为代表的企业率先起步,初步构建起“AI+减重”生态,为体重管理提供技术创新支持。
据预测,2025年中国体重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260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5.8%。面对这一蓝海市场,企业竞争已进入关键布局期。方舟健客凭借前期构建的技术、生态与服务壁垒,已占据有利身位,有望为行业树立商业化标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政策与产业共振
当前,居民超重与肥胖已发展为一个显著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
肥胖不仅是一种慢性、可复发的疾病,更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亟需长期科学管理。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体重管理已从个体健康需求升级为国家公共卫生治理重点。
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时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此前,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定个性化营养、运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共同推进体重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这一导向不仅为“AI+减重”提供了合规性支撑,更直接打开了技术落地的场景空间。
“减重过程高度依赖持续的行为干预、营养指导和用药管理,这与AI在数据、个性化方案生成和即时反馈等方面的优势完美契合,技术赋能效果立竿见影。”谢方敏表示,因此,“AI+减重”被视为AI在慢病管理全域应用中,落地路径最短、用户体验最直观、商业回报最具确定性的细分赛道。
海外市场已验证这一模式的潜力。美国纽约科技公司Noom,聚焦体重管理与健康促进,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行为变革理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计划。目前,其估值已达到数十亿美元,表明用户为体重管理有强烈的付费意愿。
国内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头部平台已凸显先发优势。依托成熟的慢病管理经验,方舟健客高效整合资源,在行业多数参与者尚处于构想阶段时,其“AI+减重”生态已初具雏形。
一方面,方舟健客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减重管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其又通过跨界合作完善全链路生态闭环。比如,今年9月,方舟健客与信达生物聚焦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从市场规模看,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研报,2025年中国体重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260亿元。这为“AI+减重”赛道提供了充足发展空间,方舟健客正通过其已盈利的商业模式与“AI+H2H”生态,成为承接这一需求的核心玩家。
此次研讨会上,方舟健客成为首批加入“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全民促进行动的核心企业,将与牵头单位共同推动“AI+减重”行业标准制定、技术成果转化与科学减重理念的推广。
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
在“AI+减重”赛道的竞争中,方舟健客并非新入局者,而是依托成熟的“AI+慢病管理”经验实现业务的高效延伸。这种发展轨迹可谓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进阶缩影。
自2015年成立以来,方舟健客便聚焦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十年深耕后,其迎来盈利里程碑——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4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1248.2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这标志方舟健客的商业模式已完成长期验证,正式进入盈利兑现期,为“AI+减重”业务提供了经过市场检验的商业框架。
方舟健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AI+H2H(从医院到家庭)”生态的构建。技术层面,公司依托杏石大模型打造五大专项智能体与五大AI应用,实现从需求触达到长期管理的服务闭环。而这一技术实力也获得了国际权威认可——2025年9月,《Nature》首次对中国医疗AI大模型及企业进行新闻报道,聚焦方舟健客在AI+慢病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创新实践,强化了技术壁垒的行业认知。
生态层面,平台已连接22.9万医生、5280万用户、980余家药企,构建了覆盖患者、医生、药企、医院的慢病服务的闭环生态。这种生态整合能力可直接复用于减重场景的全链路服务,实现用户需求识别、个性化干预方案制定、药品配送及长期健康随访的全链条服务覆盖。
在AI与生态的双轮驱动下,方舟健客付费用户复购率高达85.4%,月活用户同比大增34.4%,处方药销售额占商品交易总额的81.7%,这些数据印证了其“熟人医患”模式在锁定高价值、高粘性慢病用户上的有效性。卓越的用户粘性不仅为AI变现提供了优质土壤,AI技术更进一步催化粘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这种背景下,其与信达生物的战略合作,更具典型性。双方共同打造“AI技术+创新产品+精细服务”的数智化合作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减重单纯依赖产品或服务的局限。患者不仅能获得药物治疗,还能通过AI助手获得减重建议、指标追踪、健康科普等全周期服务。同时,方舟健客强大的供应链能力确保了减重药物的稳定供应,使其在千亿市场中完成了关键卡位。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AI+减重”赛道的增长确定性正不断增强。方舟健客通过盈利模式验证与全链路生态构建,已率先打通“技术-服务-商业”的价值闭环,其模式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商业化参考,更有望推动我国体重管理从分散化走向标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