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4日讯(编辑冯轶)今日港股强势震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涨1.82%,恒生指数涨0.74%,国企指数涨0.68%。
【科技股回暖普涨恒指重回26000点上方】
盘面上,今日大型科网股普涨,阿里巴巴、快手涨超2%,百度、网易涨超1%,腾讯、美团、京东小幅上涨,小米逆势下跌近2%。

其他方向上,半导体芯片股集体冲高,华虹半导体大涨近14%。此外,机器人、AI算力等科技板块也表现活跃。汽车、家电、军工、有色及券商股也涨势明显。
下跌的板块中,新消费概念短线回调,煤炭、水务、核电、地产等行业有所走低。
整体上看,港股短线行情仍以震荡为主,科技股的回暖对行情有所助力。
不过,恒指今日全天成交仅2266.14亿港元,延续近期量能萎靡的状态。尽管收盘重新站上26000点关口,但也未出现急于上攻的态势。
而沽空方面,今日总沽空金额为275.73亿港元,相当于恒指成交额的12.17%,场内沽空仍保持一定强度。
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沽空金额位居前三,分别为21.56亿港元、20.38亿港元、15.52亿港元。
【半导体等热点结构性轮动业绩因素成短期看点】
行情层面,今日各大板块涨多跌少,继续演绎结构性轮动行情。

综合来看,科技股受政策利好推动展开强势反弹,也是此前机构持续看多的方向。
消息面上,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抓紧起草“十五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到要按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另一方面,进入三季报披露期后,也有不少中字头蓝筹开始公布业绩。后续若科技股反弹与价值红利资产形成共振,或更有利于反弹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已有3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其中,7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这也表明外资近期对中国资产的看好也已进入到布局阶段。
【A股放量创新高释放冲高信号机构称当前仍处行情蓄势期】
更为关键的是,A股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刷新年内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1.9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303亿,多头情绪明显得到提振。
短线趋势上,A股已先于港股脱离震荡区间出现上攻信号。下周在业绩等因素催化下,能否进一步带动港股行情也值得跟踪。

展望后市,东吴证券指出,市场从9月进入楔形震荡开始已经在逐步累积风险,三季报业绩的发布以及市场整体估值持续推升泡沫化风险加剧的三方面影响下,市场存在调整的内在需求。
该机构认为,在短期蓄势结束后,市场情绪持续转好、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和科技产业创新持续突破的背景下,“创新牛”的中期,市场风格大概率沿着科技产业有长期趋势的板块,如算力、芯片、机器人、储能等方向继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