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24日电(记者高少华)国产图形处理器(GPU)企业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股份”)科创板首发申请,24日成功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标志着其科创板上市进程取得关键进展。当前,算力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沐曦股份等国产GPU企业通过打造自研GPU芯片及解决方案,构筑国产算力“芯”底座,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沐曦股份冲刺科创板,拟募资39.04亿元
沐曦股份2020年9月创立于上海,由前超威半导体(AMD)中国高管陈维良创立,核心团队来自世界一流的GPU芯片公司,是国内高性能通用GPU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专注于全栈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产品覆盖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通用计算及图形渲染三大场景。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各类大模型层出不穷,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而作为算力底座的芯片供应难以跟上算力需求的增速,高端GPU“一卡难求”。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大算力、大存储、高宽带和高速互联的强劲需求,其训练和推理成本都相当昂贵,大模型技术不仅需要高算力,更需要性价比更高的普惠算力。
自成立以来,沐曦股份致力于研发通用GPU芯片,打造全栈GPU芯片产品,推出曦思系列产品用于智算推理,曦云系列产品用于通用计算,以及曦彩系列产品用于图形渲染,满足“高能效”和“高通用性”的算力需求。其旗舰产品曦云C500系列训推一体GPU芯片对标英伟达A100,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沐曦股份推出曦云C600通用GPU产品
今年6月30日,沐曦股份向科创板递交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 4010万股,计划募资39.04亿元,将用于投资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等。
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 年,沐曦股份公司营收从42.64万元跃升至7.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074.52%,但同期净亏损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和14.0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15亿元,净亏损1.86亿元。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500系列成为公司收入端主力,2024年该系列收入占比达97.28%,2025年一季升至97.87%。
今年9月,沐曦股份在第二轮监管问询回函中透露,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的2倍,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为主。
构建国产算力基石以自主创新赋能千行百业
智算作为AI发展的“底座”与“基石”,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全球AI算力需求正以每两年750倍的速率极速扩张,中国云端AI芯片市场将在2027年突破480亿美元规模,国产GPU替代率预计超80%。在算力范式转移的浪潮中,国产自主技术正从“跟跑”转向“并跑”。
市场研究机构估算,沐曦股份在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中的份额约为1%。沐曦股份凭借技术突破和规模化交付能力,跻身“国产GPU四小龙” 行列。
今年7月,沐曦股份推出了全新一代通用GPU产品——曦云C600,并首发了训推一体技术全栈方案。曦云C600产品基于沐曦股份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可为数字经济提供安全可控的算力支撑。
基于自研算力底座,沐曦股份坚持“1个算力底座+6大重点行业+X新兴领域”的发展策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医疗健康、能源、教科研、交通、大文娱等场景的深度融合,并积极探索拓展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目前,沐曦股份已在10余个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完成公司产品的大规模部署。

阶跃星辰、沐曦股份国产GPU适配首发
在生态协同方面,国产大模型企业阶跃星辰今年联合沐曦股份等近10家头部芯片厂商发起了“模芯生态创新联盟”,首次实现“芯片-模型-平台”全链路技术贯通。阶跃星辰多模态大模型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沐曦国产GPU的芯片特点,通过芯片与模型协同优化实现模型效率的3倍提升。阶跃星辰联合创始人朱亦博表示,要“以芯片为基,以效率为刃,共建国产大模型应用新生态。”
近日,之江实验室也与沐曦股份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智算集群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围绕算力、数据、模型等多领域展开深度科研合作,携手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创新发展。
资本热捧国产GPU概念行业争夺上市窗口期
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国产GPU企业正迎来宝贵的上市窗口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家GPU厂商争相开启IPO征程。在国内资本市场上,GPU概念受到资金狂热追捧。今年8月28日,寒武纪股价成功超过贵州茅台,登顶A股“新股王”,国产GPU市场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次沐曦股份成功过会前,9月26日,另一家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也已成功过会,而且从6月30日申请IPO到成功过会,仅用了88天,创下科创板最快纪录。
除摩尔线程、沐曦股份成功过会外,国产GPU企业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也正处在上市进程中。燧原科技于2024年8月启动A股上市辅导,目前仍在推进辅导进程。2025年8月,壁仞科技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一场围绕资本窗口的竞速赛正在激烈上演。
在业界看来,当前国产GPU领域资本狂欢的背后,是政策红利与国产替代需求的双重驱动。特别是目前科创板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包容性政策,也为国产GPU企业打开融资通道。摩尔线程上市前估值310亿元,沐曦股份估值210.71亿元,即便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资本市场仍以“国产替代预期”给予了高溢价。而在二级市场上,近期多只摩尔线程概念股、沐曦股份概念股也接连遭遇市场热炒。
专家表示,当前,中国算力中心和云厂商逐步转向国产人工智能芯片,这给国产GPU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尽管当前行业面临生态鸿沟、供应链风险等多重挑战,但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仍为头部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窗口期。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需警惕估值泡沫,需要重点关注相关企业的技术迭代速度、生态建设成效以及现金流健康度;对于GPU企业而言,则要正视与英伟达产品的技术代差与生态鸿沟,努力构建“芯片-软件-应用”全栈竞争力,从而在GPU国产化浪潮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