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沈阳10月24日电(记者王小璐)金融活水、科技引擎,沃野辽沈良田。23日,作为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的重要平行论坛,金融赋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专题研讨活动聚焦“农科硅谷”建设,汇集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及龙头企业的多位代表,共同探寻金融灌溉产业良田、科技赋能农业的创新路径。

图: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金融赋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专题研讨活动现场
明晰“农科硅谷”愿景战略签约开启合作新篇
沈阳作为东北农业科技资源的富集地,正致力于打造“校区-园区-城区-社区”融合发展的“农科硅谷”,规划农业科技新高地。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辽宁区域总监吴勇在专题推介活动中系统阐述了“农科硅谷”的建设背景、愿景目标与实施路径。他指出,沈阳沈河区坐拥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等密集的科教资源,具备打造“全球农科高地”的坚实基础。“农科硅谷”应立足东北三省一区,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并致力于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东北粮食安全战略支点和中心城市东部新增长极。未来应重点发力种子芯片、科技肥料、未来食品、生物医药、智慧农机等八大赛道。
“农科硅谷”愿景的实现既需要优质项目的支撑,更需要前沿科技的引领。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执行主任魏立新表示,未来将计划在沈河区落地“农科硅谷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科技成果发布环节,魏立新重点推介了包括人工培育白桦茸产业、生物制造服务平台、玉米皮高值化蛋白饲料、智慧菌肥定制、融合观光与科普的世界菜园、氢农业高质生产、绿色离子液体纤维素膜以及无人农场智慧农业系统在内的多个创新项目。魏立新强调,“农科硅谷”的核心在于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实现从“技术”到“项目”再到“产业”的价值跃升。

图:“农科硅谷”首批战略合作单位签约仪式现场
在随后举行的签约仪式上,相关单位代表共同签署了“农科硅谷”首批战略合作协议,“农科硅谷”从宏伟蓝图正式迈入实质性的合作共建阶段。
跨界研讨共商“农科硅谷”实施路径与发展策略
有了宏伟蓝图与科技底座,如何将“农科硅谷”转化为实景图成为重要问题。在座谈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空间布局优化、人才集聚机制、金融赋能路径”三大议题,为“农科硅谷”建设建言献策。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刘艳玲表示,基于国家战略、发展布局与自身优势的综合考量,沈河区以打造“农科硅谷”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支点之一,未来将以“农科硅谷”建设为契机,全力做好政策配套与服务保障,打造“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的创新共同体。
科研院所代表围绕如何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出建议。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斌认为,建设“农科硅谷”需深度挖掘本地高校积淀数十载的科研成果,并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完善东部区域的商务配套与展示交易功能。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杜鑫表示,农科院将秉持开放态度,共享成果、人才与设备资源,全力支持“农科硅谷”建设。
企业界的代表则从市场端和产业链角度提出建议与合作意向。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增玉宣布将在沈河区落地区域中央厨房、东北亚中央厨房及产业营销总部三个项目,助力沈阳打造“面向中国的中央厨房,面向世界的东北亚的中央厨房”。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淑娟分享了企业在功能性食品研发、有机种植技术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期待通过“农科硅谷”实现科技与营销的双轮驱动。中盈华粮集团董事长陈华表示将依托其大宗商品贸易与物流网络,为“农科硅谷”赋能。
商协会代表同样积极建言,为“农科硅谷”发展注入智慧力量。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飚建议扩大“农科硅谷”外延,将其打造为科学家聚集地、技术转化根据地和产品链接基地。辽宁省江苏商会会长刘庆呼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辽宁省辽商总会监事长许宝平强调“农科硅谷”对沈河区乃至更大区域发展的核心功能,提出突出示范引领、铺撒“金种子”、聚焦精英力量等建议。
健康产业与科技研发领域的代表也贡献了独特视角。辽宁健康产业发展联盟主席韩之泳呼吁将文化、商业与农业紧密结合,推动辽宁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并提出打造文化兴市、全景硅谷等概念。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多模态人工智能数据工程研发中心主任朱旭光分享了美国硅谷发展的关键经验,包括校地合作、大国重器项目溢出、促进人才流动、数据价值化以及风险投资的作用,为“农科硅谷”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行长李继东表示,农业银行将主动融入“农科硅谷”规划,建立“四专”机制、做实三维保障,发挥自身在农业科技、数字化领域的优势,为“农科硅谷”建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