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边晖在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上表示,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优的跃升,目前全国5家适航审定的SAF炼油厂年产能共计突破100万吨,每吨SAF燃油价格从2022年的约3万元降至2万元以内。
“在经过两个阶段的SAF试点运行后,我国SAF产业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在首批4个机场后,我们又相继完成了北京首都、上海虹桥、广州白云、青岛胶东、鄂州花湖5家枢纽机场的SAF储运设施的改造。目前全国具备SAF实物保障能力的机场已达到9个;通过适航审定的炼油厂已扩容至5家,年产能共计突破100万吨;每吨SAF燃油价格从2022年的3万元降至2万元以内;产业政策相继出台,形成合力。”边晖表示。
据了解,目前我国SAF应用推广已完成了两个阶段试点。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中国航油联合国航、东航、南航在4家试点机场的12条航线上开展SAF常态化加注,进行SAF第一阶段试点。实现了1770架次试点航班、532吨SAF加注后油品零问题、设备零故障、飞行零异常的安全成果,更首次完成了SAF在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航班上的安全运用。
2025年3月至6月,SAF试点进入第二阶段,在4家试点机场SAF的使用全面推广至所有航班。期间,中国航油还上线了SAF运行管理系统,实现采购、掺混、加注、溯源全链路数据可视可控,最终完成7808吨SAF试点应用,验证了SAF当前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可持续航空燃料已成为全球航空业脱碳的核心路径,但从试点探索走向全面普及仍需突破部分瓶颈。边晖表示,当前SAF价格仍显著高于传统航油,增量成本高企、成本疏导机制仍未形成闭环。在需求端,绿色溢价的成本疏导缺乏稳定长效机制,航司和航油企业难以签订长期、大规模采购合同;在生产端,需求不旺盛,市场预期不明确,炼油厂扩产信心不足,制约了市场活力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