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下称“虹桥论坛”)的延伸和有益补充,2025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将在去年首次举办的基础上全面升级。
在10月24日举行的通气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朱民表示,今年的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以“破局共生,韧性增长”为核心主题,继续构建“1+2+X”会议体系,即:1场“投资中国·上海城市投资推介大会”、2场虹桥论坛分论坛以及100余场边会活动,将进一步优化机制、提升能级,持续放大进博会和虹桥论坛的溢出带动效应。
具体而言,议题设置将更加聚焦前沿,凝练形成“开放中国与上海实践”“企业出海和海外综合服务”“寻找贸易驱动力”“ESG与可持续发展”“构建消费创新生态”“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六大议题板块。
其次,嘉宾能级与代表性持续提升。今年活动将汇聚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机构代表,法国、匈牙利等国驻华大使和部长级官员,高通、IBM、GE医疗等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负责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多位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预计高级别嘉宾数量将超200位,覆盖政、产、学、研各界领军人物。
同时,互动体验全面升级。今年会期延长至四天,并显著提高50人以下高质量特色会议的比重,从首届的约20%提升至40%以上,以促进深度交流。
除此之外,服务体系也更加精准智能,成果策划与传播深度联动。其中,会议期间将发布多项重要成果,包括《中国数字产品出海网络弹性应对策略蓝皮书》《2025全球消费者绿色消费调研报告》《中资企业出海指引》等系列报告,揭牌成立数字产业标准创新联合体、绿色贸易认证服务站等功能性平台,并首发多项科创与产业合作项目。
今年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明确了“破局共生、韧性增长”主题。上海市商务委总经济师罗志松提出,该主题旨在回应当前全球经贸环境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破局”指的是共同探索打破僵局、应对挑战的新路径与新规则;“共生”强调通过产业链协同、跨领域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而“韧性增长”则着眼于如何增强经济系统与企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动力。在这一主题下进一步设置的六大议题板块则构成了一个从宏观格局到微观实践的逻辑闭环,也体现出“小切口、强聚焦”的特点。
比如,围绕“开放中国与上海实践”议题方向,从规则对接、枢纽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国际化、长三角协同开放等细分切口,探索制度型开放的创新路径,凝练可复制的开放新模式,展示中国在国际各个领域持续融合、不断创新的成果;围绕“企业出海和海外综合服务”议题方向,从区域市场策略、财税合规、人力资源本地化、供应链韧性等细分切口,“全方位”助力企业破解全球化经营中的结构性难题,构建可持续的“出海生态圈”,从单点突破转向产业链协同出海,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围绕“寻找贸易驱动力”议题方向,从丝路电商创新、绿色贸易转型、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便利化等细分切口,探讨如何加速贸易动力重构,进一步激发创新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