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地缘政治、监管割裂与技术进步交织成一幅复杂图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跨境支付作为支撑全球商业流动的“毛细血管”,其效率、安全与智能化水平,已成为影响企业出海成败的关键变量之一。
“过去十年,是‘去中心化’渗透每个领域。数据不再集中在单一平台,供应链从线性变成网状。”近日,Airwallex空中云汇首席营收官吴恺在未来金融峰会上指出,“在所有‘割裂’的缝隙里,我们发现了更强烈的连接渴望。”

未来金融峰会现场,董静怡/摄
尽管宏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企业出海的动力依然强劲。吴恺观察到,零售电商、软件技术、专业服务与在线航旅是当前需求最为集中的四大行业。
但这些行业仍然存在用全球性传统银行的痛点,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切换的动力尤为强烈,因为它们往往是传统金融体系效率洼地的受害者。
吴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要比大企业慢30%到40%,有很多钱不是供应链账期的问题,而是被困在了支付系统里面。”提升资金流转效率,同时不妥协于合规,成为支付平台的核心价值主张。
除了效率之外,由于全球监管环境的变化,“安全”与“透明”构成了新的竞争维度。
吴恺表示,当前企业出海面临的已不仅是“接入世界”的问题,更是“被世界理解”与“被世界信任”的挑战。尤其在数据本地化与合规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企业不仅需要将货物卖向全球,更需将部分运营环节本地化,以符合各地监管。
从数据流到资金流,企业对于支付系统的要求已从“快”转向“准”与“安”。吴恺谈到,“现在的支付频率,可能是10年前的20倍以上。在这样数据交换密度和资金流动频繁的密度下,更安全的资金流动变得异常重要。”
“透明”则是消除连接焦虑的关键——“只有让资金流、合规流、数据流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才能让连接变得更可信。”吴恺表示。
此外,当下席卷各行各业的AI浪潮,也在重塑支付的形态与边界。
“AI agent已经能够思考、行动、协作,它们在改变每一个工作流程、业务过程和决策方式。这不只是一次技术的更新,而是一种全新的媒介,一种人类与机器互动的全新方式。” 空中云汇数据与人工智能副总裁Timothy Wong在演讲中介绍,在会上,空中云汇宣布即将推出智能体金融(Agentic Finance)新业务。
不过,随着AI智能体(Agent)逐渐成为独立的经济单元,支付作为商业交易的闭环,面临着新的接口与协议挑战。
吴恺表示,当前行业正处于标准未定的探索期。“目前来说没有很固定的标准,每一家都是在试图推广自己的协议。未来到底是多协议的生态,还是统一的开放式协议的生态,现在还是未知的情况。”
吴恺表示,支付从技术来说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协议统一下来之后则可以做到,他认为其未来发展不容低估,潜力可能是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宏观不确定性,全球贸易展现出惊人的微观韧性。经济学家薛兆在会上表示,国际贸易依然有巨大的增长机会:“增长是无限的,企业需要关注如何增长,找到共赢、共生的关系,进而不断扩展。”
当前,欧美市场仍是出海企业的重要目标。吴恺向记者透露,“英国、法国、荷兰、美国是我们全球各国家市场当中增速最快的四个市场。”
他也指出,欧美与周边地区缺乏产业互补性,其供应链与制造能力仍高度依赖亚太地区。“这个比较优势,从我过去几年的观察来说,我觉得非常难以被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