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六位券商首席分析师第一时间对公报释放的核心信号进行了解读,以下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总结的内容。
中信证券杨帆:“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速或需保持在4.5%以上
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测算,公报重申了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十年的年均GDP增速需维持在4.5%以上。她特别指出,发展目标的排序变化释放出明确信号,相较于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置于前列,本次全会则将“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列为第一和第二大目标,凸显出对经济发展质量与科技含量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在供需两端,杨帆认为供给端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来提高要素生产效率,而需求端更强调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的紧密结合。在她看来,相较于过去偏重于“投资于物”的扩内需模式是明显转变,预计后续将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具体政策出台。在产业方面,公报再次强调了“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并指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她预计,“十五五”期间或将出台更多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或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具体科技领域。
国泰海通策略团队:中国股市“转型牛”还有新高
国泰海通策略团队表示,从投资认识的角度来说,区别于十九届五中全会,此次公报最关键的变化是在判断“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新回到了公报上,表明中国决心以推动发展应对风险挑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定心丸,也是资本市场估值的重要基石。
相较于十九届五中,在科技上更多强调“引领”;在内需和消费上,删减了供给侧,开始强调需求侧,更明确“大力提振消费”。
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中国市场不会止步于此。伴随着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和资本市场改革,中国股市“转型牛”还有新高。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继续看好科技、周期和金融,港股进入击球区。
招商证券张静静:发展经济着力点置于实体经济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认为,公报勾勒了“十五五”规划的整体面貌,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论断,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和工作部署。在产业建设、科技进步、扩大内需、投资于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张静静分析,“十五五”共有12项重大部署,在经济领域值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不仅是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对于金融业而言,就是要做好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人口提前负增长和投资乘数下降对我国中长期潜在增速的拖累,以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
长江证券于博:不畏风险,必胜信心更强
长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认为,相比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此次公报的形势分析部分更为简练,尤其国际形势的分析明显简化。即便面对外部的不可测风险,但我们的信心更足,全会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于博认为,这种必胜信心缘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持续积极发展生产力,同时完善生产关系,正如公报所强调的制度、市场、产业体系和人才资源优势。
在具体任务上,于博指出,供给端产业建设升级为首要任务,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在上升,因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已经独立成段,排在整体经济目标之后。需求端,内需方面将“大力提振消费”放到国内大市场建设的第一位,外需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篇章顺序重要性提升。他认为,结合《人民日报》“钟才文”署名文章,未来五年政策方向是清晰的:供给侧聚焦“生产力+创新”,需求侧聚焦“消费+普惠”,宏观政策聚焦“连续性+防风险”。
天风证券吴开达:经济发展强调高质量,“四稳”依旧是当下重点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政策研究院院长吴开达认为,“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强调了“高质量”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对比“十四五”规划,本次公报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新增了“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吴开达指出,“十五五”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国际地缘政治危机复杂化、中美经贸不确定性升级的背景下,或将强化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除了五年规划,本次公报还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公报聚焦十二项具体目标,其中“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本次新增的目标。同时,外贸和民生相关表述较“十四五”有所提前,并将“推动绿色发展”升级为“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吴开达认为,目标的排序变化或与今年以来稳外贸和保障民生重要性不断升级有关,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进一步统筹兼顾。
华福证券秦泰: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时期
华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称,“十五五”经济发展目标积极进取,旨在为2035年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关键基础。会议明确强调,在“十五五”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十五五”时期我国各项经济政策将更加积极进取,通过供给侧、需求侧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持续寻求相对较高的潜在增速。
供给侧方面,公报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并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经济政策不会鼓励过早的去工业化和“脱实向虚”。需求侧方面,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再度重申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未来五年财政货币政策预计将持续将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着力点。在民生保障方面,“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可能意味着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的定位将从短期风险点转为民生视角下的长期基础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