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10月24日,行业研究机构“LP投顾”在2025中国并购基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布《2025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报告解读了我国并购基金最新生态,深入剖析“募、投、管、退”各环节的核心要素与价值创造路径,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兼具理论与实操价值的参考。
报告指出,并购基金是以获取企业控制权为核心目标,并将不低于50%的基金认缴规模配置于控股型收购的私募股权基金。这一定义强调,判断基金属性的核心标准是其控制权导向的投资策略与资本配置结构。
报告指出,我国PE/VC机构参与的并购历程已完成从机会驱动到战略驱动的关键转变。并购交易正成为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行业集中度、培育龙头企业的战略性举措。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并购基金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2024年国内控股型并购基金募资额不足70亿美元,全市场并购投资交易总额约280亿美元,并购类退出金额占比不足一成。在募资端,我国当前以政府引导基金、地方国资平台、上市公司等国资与产业资本为主导,这些资本的诉求已从保值增值升级为服务区域产业“强链补链”。
报告指出,在投资策略上,我国基于本土环境发展出“上市公司+PE”、产业整合滚雪球式并购、国资主导的战略性并购等多元模式。投后管理方面,已形成市场化机构的运营驱动型管理、国资主导的战略重组型管理等多元模式。
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并购基金以内生性运营改善为核心的价值创造逻辑,在经济慢周期中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强的确定性与防御性。当前,包括上市公司战略整合、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分拆、央国企并购重组及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等在内的多个机遇窗口正在打开,为专业并购基金通过产业整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供了广阔舞台。
通过复盘国内外并购基金经典案例,报告揭示头部专业投资机构的成功源于金融运作、产业洞察与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有机结合。在投资逻辑上,顶尖机构善于发掘认知偏差下的价值洼地;在交易设计上,展现服务于长期价值创造的灵活艺术;在投后管理上,成功的核心已转向深度运营赋能。
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并购基金生态的可行性建议:一是树立资源匹配的标的筛选标准,精准匹配自身能力与企业痛点。二是确立“投整一体”流程,在尽调阶段同步组建整合团队。三是协调多方利益构建治理结构,减少后期利益博弈内耗。四是优化资本市场环境,激活并购基金存量改造功能。五是建立跨区域并购的利益分享与协同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六是明晰国有资本进退边界,配套科学容错机制。七是创新并购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八是建立专业化整合管理体系,培育复合型人才。九是完善监管框架,明确风险边界。十是培育本土交易撮合生态,提升中介机构专业能力。
LP投顾表示,当前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过去的“橄榄球型”资本分布结构已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资本亟需向价值链两端分流。考虑到早期项目的资本吸纳能力有限,以并购投资为核心的成熟期整合,将成为未来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