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艾红霞、通讯员由新莹)10月24日3时,汉川站水位降至27.97米,低于设防水位0.03米。至此,汉江中下游干流全线退至设防水位以下,标志着第7号洪峰平稳过境湖北。
今年9月以来,汉江流域旱涝急转,累计降雨量达480毫米,为多年同期均值的2.8倍,创1961年以来第一位。汉江上游相继形成7次编号洪水,来水量达多年同期均值的4.1倍,遭遇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密集秋汛”。其间,丹江口水库自9月1日起水位最大涨幅近18米,黄家港站最大下泄流量达9170立方米每秒;汉江中下游皇庄、仙桃、汉川等站水位最大涨幅6.07至9.31米,高峰时汉江干流、东荆河全线堤防超设防水位。
面对汉江汛情,省防办坚持每日会商,多维研判、科学调度与周密部署;沿江各地闻汛行动,5地市6县市区相继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加强堤防巡查防守,精准有效防御汉江洪水。
在水工程调度上,我省周密施策,科学开展洪水推演,累计发布洪水预报与水情预估40期;调度十堰市鄂坪、潘口、黄龙滩等水库预泄腾库,有效拦洪削峰;实施丹江口下泄流量与丹皇区间来水错峰调度;开启碾盘山、兴隆等梯级枢纽全部闸门预泄洪水,降低河道行洪水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成功避免汉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超警。
堤防巡查防守同步强化。天门市、潜江市、洪湖市等沿堤搭设哨棚638座,安装公示牌581个,架设照明线路7万余米,清障除杂145公里,全面构筑严密防线。荆门市派出防汛抢险技术专家75人,针对34处险工险段、31处水闸等实行行政责任人和技术人员“双驻点”值守,并在高水位堤段采取铺设彩条布、堆垒沙袋、打设木桩等措施,减轻风浪冲刷影响。
防汛预案落实落细。我省加强汉江、东荆河沿线41处险工险段巡查防守,做好50个洲滩民垸运用准备,妥善转移安置民垸受影响群众;聚焦重点险工险段、历史出险堤段、穿堤建筑物等关键部位,预置27.8万立方米砂石料、16.85万条编织袋、3万平方米土工布等抢险物料,以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安全管控链条持续完善。我省严格落实涉河在建项目度汛方案,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襄阳市提前对43处漫水桥及洲滩道路实施禁行,管控11处码头渡口;小清河支流水位上涨后,连夜发布预警并拉起警戒线;仙桃市强化沿江码头和船舶停靠安全管理,加强水域周边安全管理。

【责任编辑: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