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5 01:42:40 股吧网页版
转板示范效应显现 新三板公司冲刺港股成潮流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钟恬

  近日金添动漫、八马茶业、圣火科技等新三板摘牌公司再度掀起赴港上市热潮。与此同时,早先成功转战港股的泡泡玛特、思摩尔国际等已成长为耀眼的明星公司,其中泡泡玛特市值已超过3000亿港元。与此同时,“新三板+H股”模式也为部分企业提供了双平台融资的独特路径。

  事实上,除了北交所,港交所也一直是新三板公司转板的重要目的地。随着新三板系公司在港股市场上不断扩容,已渐渐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

  新三板“老兵”纷纷转板

  近期冲刺港股IPO队列中,一批新三板“老兵”正带着差异化竞争力加速冲刺,覆盖IP、消费、科技等多个赛道。

  日前,金添动漫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2016年8月,金添动漫在新三板挂牌,随后于2021年1月主动摘牌。

  作为一家IP趣玩食品行业企业,金添动漫专注于提供充满乐趣且美味健康的IP趣玩食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包括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金添动漫合作的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佩奇、熊出没、迪士尼、蛋仔派对等。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人民币,下同);期内利润分别为3671万元、7522万元、1.3亿元。2025年上半年,仅奥特曼、小马宝莉及蜡笔小新三大IP便实现收入3.48亿元,占总营收的78.5%。

  10月24日,八马茶业宣布以招股上限50港元定价,预计10月28日在港交所挂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八马茶业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公司的铁观音销量连续1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IPO前,八马茶业已获IDG资本、天图资本等头部财务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及专业金融机构的青睐。八马茶业于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18年4月终止挂牌。

  泡泡玛特转板示范效应显现

  如果说新晋递表的企业是潜力股,那么在一批早前登陆港股的新三板企业中,泡泡玛特、思摩尔国际等则成为市场标杆,用亮眼表现印证了转板港股的价值。

  其中,泡泡玛特的蜕变堪称教科书级案例。这家曾在新三板挂牌的潮玩企业,2020年12月登陆港股后股价表现有起有落。今年以来,在消费复苏的背景下,其核心IP持续推出新品,保持了强大的吸金能力。线下门店和机器人商店的客流与销售恢复,同时通过电商与直播带货拓宽渠道,共同推动了国内收入的稳健增长。10月22日晚间,泡泡玛特发布今年三季报,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185%—19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其于2025年三季度推出2款毛绒和2款盲盒系列,星星人IP势能持续提升,溢价率120%,仅次于LABUBU常规款(溢价率225%)。

  泡泡玛特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1.58倍,目前股价相较发行价更是大涨5.14倍,市值达到3094亿港元。方正证券表示,看好公司先发布局IP全产业链运营,产品组合不断扩充,IP矩阵更加平衡,海外业务迅速发展打开成长空间。

  事实上,今年在港股上市的新三板摘牌公司还有西普尼、健康160、奥克斯电气、大众口腔等,其中西普尼、健康160表现出色,上市以来累计涨幅分别高达4.47倍、2.38倍。

  “新三板+H股”渐成风尚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意欲出海的企业都选择告别新三板,近年来,一种更为灵活的“新三板+H股”模式应运而生,为企业提供了同时利用两个资本市场平台的可能性。

  2023年登陆港股的天图投资,就是该模式的实践者。今年以来,汇舸环保、讯众通信先后上市,既保留了新三板的融资灵活性,又借助港股获得国际资本认可。此外,目前正在冲刺港股上市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还有瘦西湖、印象股份、森达电气、金浔股份等。

  其中,印象股份近日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印象股份是一家国有文旅服务企业,主营业务包含演出表演、文旅小镇及茶汤酒店。公司核心业务是由知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联手打造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为武夷山景点的经典文旅项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门票已发行31.17万张。近年来开始拓展多元化业务,通过印象文旅小镇业务、茶汤酒店业务等项目多元化发展,构建协同效应。

  在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看来,部分新三板公司选择到港股上市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有时也是一个比较无奈的选择。新三板公司去港股上市同样可以融资,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可以帮助整合资源,可以加速发展,但也有一部分新三板公司是因为无法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才无奈选择港股,这涉及到审核机制等较复杂的问题。其认为,对于选择“新三板+H股”上市的公司来说,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或者希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但是,上市只是公司登上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后面能否做大做强,还要看公司自身的选择和努力。”余伟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