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桂小笋
10月24日晚间,兆讯传媒广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讯传媒”)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兆讯传媒实现营业收入约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44万元。
“兆讯传媒已搭建起‘高铁站网+城市商圈’双轮驱动的传播体系,为广泛传递社会价值提供了平台保障。依托高铁站与核心商圈这两类高流量线下场景,本公司构建了以‘双场景、广覆盖’为特色的公益传播机制。”兆讯传媒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据悉,在高铁场景中,兆讯传媒已与全国18家铁路局集团建立合作,媒体网络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数字屏幕数量及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年覆盖旅客流量突破20亿人次,打造出贯穿全国干线枢纽的公益传播主动脉。在商圈场景方面,兆讯传媒重点布局多个一线与新一线城市的高端商业体,形成对高铁场景的有力补充,精准触达高频消费人群。
除了传统渠道外,裸眼3D、AI等技术的应用如何与兆讯传媒的业务更好结合,也是投资者关注的事项。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户外广告企业需紧跟技术趋势,硬件方面,在核心商圈、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部署高清互动屏、裸眼3D屏等新型设备,提升视觉冲击力;软件层面,引入大数据分析工具,实时追踪消费者行为数据,实现精准投放。同时,企业需建立技术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将新技术融入广告制作与投放流程,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梳理兆讯传媒的信息可知,该公司将裸眼3D等视觉技术打造为传播亮点。例如,2025年春节期间,由兆讯传媒打造的裸眼3D公共艺术作品《猫猫虫》亮相北京王府井商圈,视频将国宝熊猫与剪纸、灯笼等非遗元素相融合,吸引了无数路人打卡拍照。
“未来,兆讯传媒将持续推动‘数字媒体+公益生态’的融合创新,积极引入5G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公益内容的传播效率与互动体验。”上述兆讯传媒董秘办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公益传播与ESG实践”双轮驱动,兆讯传媒致力于实现品牌成长与社会贡献的良性循环,不断拓宽社会价值创造的路径与层次,构筑全链路、多维度的社会责任传播体系,让企业责任行动在数字时代迸发新活力。
詹军豪建议,当前,技术发展迭代速度较快,企业要紧抓科技红利,利用AI实现动态创意生成,根据环境、用户特征实时调整广告内容;借助大模型进行用户行为预测与兴趣识别,优化投放策略。同时,企业还可通过AI实现跨屏互动,提升用户参与度,利用AI生成个性化广告素材,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需求,提升广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