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盛大开幕。来自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万名客商齐聚广州,共赴这场世界级经贸盛会。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已走过69载春秋,依然风采不减、历久弥新。本届广交会创新力度空前——首次增设智慧医疗专区,首次举办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首次设立离境退税服务专区,并首次实现APP办证与AI逛展等数字化体验,让参展商与采购商实现“一键导航”“智能逛展”,展会服务全面迈向智能化与高效化。
这一创新与开放的姿态,正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部署同频共振。公报明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同时,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广交会,正是这些战略目标在外贸领域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十四五”以来,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我国外贸依旧逆势上扬。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32.4%,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今年以来,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受地缘政治与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冲击,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依然稳中有进——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达6.21万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1%,继续扛起“中国制造”出海大旗。
在此背景下,第138届广交会以“新”提质,聚焦创新、智能与绿色发展方向,成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本届展会汇聚超3.2万家参展企业与227家全球合作伙伴,规模再创新高、人气持续攀升。它不仅为中国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寻找新机遇、拓展新市场提供关键平台,也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向世界传递出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与信心。
从贸易展台到智能展厅,从创新产品到绿色方案,广交会正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展现出中国外贸在全球经贸版图中愈发坚韧与自信的力量。
中国智造的“智”与“质”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中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十四五”时期的最后一届广交会,以“向新、向智、向绿”的鲜明特征,集中展现中国制造与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成为观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窗口。
在展馆的服务机器人专区,科技的魅力扑面而来。46家行业领先企业带来了具身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前沿产品,让人仿佛置身未来工厂。
“快看,它在向我们招手!”一群来自法国的采购商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台四足机器人。它灵活地跳跃、翻滚,还俯身与观众“握手”互动,现场掌声与笑声不断。另一侧,一台球形机器人在地面自由滚动,灵巧地避开障碍物,展示其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表演一结束,外国客商纷纷掏出手机,与“明星机器人”合影留念。
展区深处,更是科技感十足。外骨骼机器人帮助工作人员轻松搬运重物;理疗机器人精准模拟中医按摩手法,吸引观众体验放松;陪伴机器人随着音乐起舞,引来阵阵喝彩;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在玻璃幕墙上灵巧移动,将倾斜面擦得一尘不染。各个展位前人头攒动,不同国家的采购商与工作人员用中、英、法、日等多种语言洽谈合作,交织出一幅热烈的国际经贸图景。
如果说机器人展区展现了未来的想象力,那么家电展区则呈现了“中国智造”的现实跃升。美的、创维、格力、TCL等头部品牌纷纷以AI与节能技术为突破口,向世界展示智能家居的新趋势。
“这款空调采用AI节能算法,最高可降低50%的耗电量,同时在-40至70的温域内都能稳定运行。”在美的展区,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展出的新品不仅融合环保冷媒与大数据算法,还针对全球极端气候地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成为海外采购商关注的焦点。
创维集团此次带来了涵盖智能家电、XR、智能安防及个护产品的全品类创新矩阵。尤为吸睛的是其首台AI智能体多场景LED超级电视——“创维影音王座”136吋Micro LED,凭借沉浸式影像体验,可广泛应用于会议、教育、文旅等多元场景。
格力展区则聚焦“极端环境适配”与“低碳节能”。Airy空调凭借“超高速压缩机”技术成为“人气王”。“在-10环境下制热量提升10.9%,在-20提升13.3%,同时能效等级达到欧洲标准的A+++。”格力负责人介绍道。针对中东、东南亚等高温市场,格力还带来了可在68高温下稳定运行的超高温制冷机型,为不同气候带来定制化解决方案。
TCL实业则将AI深度融入智慧家居生态。本次展出的TCL小蓝翼C7新风空调,以AI健康算法重塑睡眠体验——通过毫米波雷达感知与AI遗传算法,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睡眠状态,自动调整温度曲线,使深睡时长提升25%。同时,其16分贝超静音设计为用户营造舒适环境。TCL AI超级筒洗烘一体机则凭借AI算法匹配不同织物特性,实现个性化洗护方案,成为家庭智能生活的“新管家”。
“向新”“向智”“向绿”
广交会“向新”“向智”“向绿”,正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不断优化升级,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越来越多。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十四五”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2020年的2.40%提高至2024年的2.69%,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14位上升到第10位。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通过广交会等平台进一步辐射全球,受到了全球市场的广泛欢迎。
“十四五”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连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这样的经济体量为世界提供了广阔机遇。回望“十四五”,广交会积极拓展全球合作伙伴,已从五年前第128届的140家跃升至第138届的227家,覆盖国家和地区数从61个增至110个;推动头部采购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第137届广交会吸引376家头部采购企业参会,参会头部采购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本届全球采购商万里奔赴,来自22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5.7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届(下同)增长6.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欧盟、美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增长明显。118家境外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8%。185家头部采购企业参会,增长10.7%。参展企业普遍反映采购商量质齐升。境外采购商表示中国产供链无可替代,为全球经贸注入稳定性。
“未来的广交会,不仅要是一个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更应当成为一个‘全球资源链接平台’。”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广交会要实现这一转型,关键在于数字化与生态化的深度融合。“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可以优化传统展销模式,实现供应链、物流、金融等多环节的资源整合,形成覆盖全链条的贸易服务生态。”王鹏指出,这种生态化布局不仅能显著提升交易效率,也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参展门槛。
在他看来,广交会还应在品牌赋能与市场对接上发力。“可以考虑设立‘专精特新’企业专区,联合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联合营销,同时提供品牌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等增值服务。”王鹏说,这将有助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认知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