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5 03:53:30 股吧网页版
债券扩容+ETF吸金 科创债供需两旺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秦玉芳

  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五个月以来,发行规模与吸金能力持续升温。

  一方面,发行主体类型持续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科创债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大关。其中,商业银行表现尤为积极,50家银行合计发行规模达2676亿元。

  另一方面,科创债ETF作为便捷参与科创债市场的工具,也正迎来配置窗口。截至目前,全市场24只科创债ETF规模接近2500亿元,百亿规模的科创债ETF已达15只。在这一过程中,增量资金的持续涌入成为规模扩容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银行理财资金的大规模配置,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类产品不仅信用风险可控,还可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资本利得,是政策驱动与市场机制结合的良好范例。虽然短期行情受债市情绪压制,但其发展趋势及较好的流动性优势仍有保障,坚定看好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

  科创债规模破7000亿元

  自债市“科技板”落地以来,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发行范围持续扩容。截至目前,银行间市场发行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3日,银行间债券市场近3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7212亿元。其中,50家商业银行合计发行规模2676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澜日前公开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五个月以来,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增量扩面资金加快流向科创领域,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呈现“科技型企业结构多元、分布广泛”“发行人灵活选择发行方式,获得更长期限融资”“融资成本较低”三个特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市场主体通过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年发行量有望达到两万亿元。

  董希淼强调,目前,作为科创债重要的新增发行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科创债发行力度,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无论是全国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来募集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增强。随着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措施,科创债支持政策不断落实,预计银行发行科创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应鼓励发行长期限的科创债,募集更多‘长钱’,以匹配科技创新‘长周期’特征。”董希淼进一步表示。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同时,科创债的长远发展机制也备受市场关注。从市场表现来看,当前科创债市场在政策驱动下,“低成本融资”优势凸显。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资深研究员高慧珂表示,未来在市场化驱动力量的助推下,科创债的风险和收益预计将更加匹配。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如发行混合型科创债、多贴标科创债等)、搭配信用风险分担工具、担保等方式提升债券的市场吸引力。

  “对于发行人来说,在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需要提升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收益,并与债券投资者分享部分成长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提升对科创企业、信用衍生工具的信用分析能力,以放大收益空间。”高慧珂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信用评级差异正成为制约市场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当前科创债市场中,不同评级的机构发债成功率与利率差异并未呈现明显收敛趋势。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效应和历史信誉,其评级结果更受投资者认可,相应发行人可获得更低融资成本。这种“评级溢价”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反而有所强化,因为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识别能力经过市场验证的评级机构。

  曾刚指出,中小机构面临的融资困境呈现双重挤压特征。一方面,科创属性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传统信用评估体系难以充分反映其成长价值;另一方面,投资者风险偏好趋于谨慎,对非头部评级机构的认可度有限。

  在曾刚看来,突破路径需要多维发力。首先,建立差异化信息披露机制,通过专利质量、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性、研发管线清晰度等科创特色指标增强投资者信心;其次,借助增信工具组合,如专项担保基金、应收账款质押等创新方式降低实际风险;再次,可探索“小额多批次”发行策略,通过首期成功兑付建立市场信用记录,逐步扩大融资规模;最后,政策层面需完善评级机构竞争生态,打破评级市场隐性壁垒。

  科创债ETF吸金2500亿元

  科创债发行提速的同时,市场对科创债ETF的配置热度也在快速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全市场24只科创债合计规模约2453亿元,较上市之初扩容1800余亿元。

  华西证券(002926.SZ)在最新研报中指出,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以来,近三周规模均在2500亿元上下震荡。两批24只科创债ETF中,百亿ETF已达到15只。从增持方面看,10月13日—17日科创债ETF增持延续国庆中秋前一周规律,依然主要是2025年9月发行的新券。

  某基金公司业务人士透露,科创债ETF规模的迅速扩容,与银行理财资金配置,以及个人投资者对透明度高的债券ETF需求持续提升有关。第二批产品上市后,银行理财公司成为重要买家,例如兴银理财旗下产品独占科创债ETF兴业(551560)前十大持有人中的八席。这一现象背后,是理财资金在“资产荒”背景下对高流动性、稳健收益工具的迫切需求。

  科创债ETF博时(551000)基金经理张磊表示,科创债是一类特殊类型的信用债,对发行人业务或募集资金用途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核心是围绕科技创新,要么发行人有高研发投入,要么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产业升级或者投资科创项目等。对于投资者来说,科创债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信用风险低,且能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资本利得机会,是政策驱动、风险可控、收益有潜力的投资品种。科创债ETF是主要投资标的为科创债的债券ETF,成分券全部为科创债。通过科创债ETF投资债市,相比直接买个券或场外基金更具有优势。

  正因此,随着低利率环境延续和传统理财产品收益下行,个人投资者对收益稳健、透明度高的债券ETF需求显著上升,科创债ETF正成为其“固收+”策略的新工具。

  在曾刚看来,科创债ETF持续吸引资金的现象,折射出机构资产配置逻辑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短期而言,这确实带有“资产荒”背景下资金被动选择的特征;但从更深层次看,其反映了机构资产配置战略的转型趋势。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配置比例的显著提升,正是看中其契合“固收+”策略对收益增强的需求,符合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政策导向,同时能够通过ETF工具有效分散单一信用风险。

  不过,曾刚也强调,将科创债ETF定位为核心资产仍需保持审慎,当前市场深度仍显不足,底层资产集中度较高,其持续发展仍需依赖优质标的供给的扩容和二级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改善。

  尽管科创债ETF规模加速扩容,但从交易情况来看,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后,抢筹行情较首批ETF上市差异较大。

  国海证券(000750.SZ)在研报中明确,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后,成分券超涨幅度亦有所走阔,但幅度十分有限。抢筹行情“缺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所处债市阶段不同,第二批科创债上市,市场面临公募基金赎回新规、权益市场走强等多个利空因素扰动,债市整体偏空;二是成分券估值已抢筹至低位,且在后市债市调整期间,其流动性带来的“超涨”估值并未回吐,导致市场对第二批上市带来的成分券估值压降空间预期不高。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仍普遍看好科创债ETF的长期配置价值。国海证券分析认为,科创债ETF未来持续扩容具有确定性,虽然短期行情受债市情绪压制,但其发展趋势及较好的流动性优势仍有保障,值得持续关注。

  张磊也强调:“科技创新仍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政策有望持续呵护鼓励支持。相应的发行主体和市场容量也将不断扩容,我们坚定看好科创债这一品类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