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5 03:54:10 股吧网页版
18家会计所合计被罚没近3亿 证监会审计监管年内未现“资格罚”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孙汝祥 夏欣

  2025年,证监会对以审计机构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看门人”,继续采取高压威慑态势。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今年已有18家会计所被证监会(含地方证监局)处罚35次,合计罚没金额2.87亿元。同时,共有88名注册会计师合计被罚款2381万元。年内处罚次数已超过去年全年的30家次。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尚无会计所被证监会处以资格罚的案例。而2024年有4家会计所被证监会处以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不过,对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资格罚仍在沿用,年内共有6人被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但禁入年限有所缩短。

  受访专家表示,当前,证监会对证券市场审计机构的监管呈现全面从严、精准打击等显著特征,以此努力重塑证券审计行业生态,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

  35家次会计所被罚

  日前,两家为洛娃集团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所分别遭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其中,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已更名为“北京郎鉴企业管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亚太所”)被罚没1075.47万元;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兴华所”)被罚没213.2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亚太所、中兴华所年内已分别被处罚4次和3次,罚没金额分别合计为1917.92万元、2533.97万元。

  记者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梳理发现,2025年以来,截至10月22日,共有18家会计所被处罚35次,合计罚没金额2.87亿元。其中,罚没总额超1000万元的有12家。与此同时,共有88名注册会计师被证监会罚款合计2381万元。

  从被罚没总额看,天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天衡所”)以4964.43万元居首。今年1月,天衡所因未勤勉尽责,为中利集团出具的2016—2019年审计报告、为江苏舜天出具的2020—2021年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分别被罚没4450.85万元、513.58万元。该所4名注册会计师共被罚款196万元。

  从被处罚次数看,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大信所”)最多,5次处罚合计被罚没4268.86万元,罚没金额仅次于天衡所。

  另据记者梳理,2024年全年,证监会共对19家会计所进行了30次行政处罚,同时对77名注册会计师予以处罚。也就是说,今年年内证监会对会计所的处罚次数(35次)已超过去年全年。

  2024年证监会对会计所共罚没5.7亿元,若剔除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普华永道中天”)被罚的3.25亿元,合计罚没金额为2.45亿元。今年年内对会计所的罚没总额(2.87亿元)亦超过去年全年。

  从注册会计师个人罚款总额占所有会计所、会计师罚没款总额比例看,2025年为7.66%,高于2024年的4.86%。

  资格罚“重师轻所”

  上述数据显示,为严防“看门人”失守,证监会对未勤勉尽责的会计所及注册会计师持续采取高压威慑态势。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尚无会计所被证监会采取暂停证券服务业务的资格罚案例。而在2024年,证监会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4家会计所采取了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的处罚。

  彼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赞同压实会计所“看门人”责任,但暂停会计所执业资格是不是最合适的处理方式,有待进一步思考。

  该专家认为,在客户、供应商和金融机构配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还比较普遍的恶劣执业环境下,审计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采取暂停执业资格的处罚方式,对会计所的影响极大,头部会计所都有可能面临同样的处罚,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专家建议,“重师轻所”的处罚方式也值得考虑。所谓“重师轻所”,是指加重对重大过失负有责任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减轻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慎用暂停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的处罚。

  至于为何今年尚无会计所被处资格罚案例,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对记者表示,在2024年对违法中介机构加大处罚之后,形成了强烈的威慑效果,2025年或有意侧重维持市场稳定。

  “资格罚虽能短期遏制风险,但也很可能影响相关上市公司或发行人对审计的正常需求。此外,还严重影响了会计所内没有犯错误、不存在违规问题的注册会计师的正常执业。”刘志耕认为,因此2025年应该是更注重“精准打击”,未来应平衡威慑力与市场稳定性,通过多元手段提升执法效能。

  “资格罚剥夺机构业务资格从而形成断崖式损失,可能直接导致被处罚的会计所黯然退出审计行业。”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顾春峰亦对记者表示,对会计所采取资格罚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市场集中度过度提升,中小所退出,可能加剧“国际四大”和“国内八大”的垄断;客户被迫更换审计机构可能导致审计质量短期波动。

  虽然年内暂无会计所被处以资格罚案例,但对于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资格罚仍在沿用,年内共有6人被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全面从严精准打击

  尽管在资格罚方面有所优化调整,但整体而言,证监会对会计所从严监管的基调并没有改变。

  天册(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斌对记者表示,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以来,监管对于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一直从严从紧。

  “会计所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理应发挥专业把关的积极作用。但‘看门人’失守,甚至成为‘帮凶’‘合谋’的案例依然不少。”曾斌认为,证监会因此对会计所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利于压实其应负的责任,为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保驾护航。另外,目前证券审计市场依然不够成熟,对会计所加以严监管,也有利于改善行业风气,净化市场生态。

  “当前,证监部门的监管呈现全面从严、精准打击、制度重构的显著特征,通过高频次处罚、全链条追责和常态化监管,努力重塑审计行业生态。”顾春峰亦认为,这一态势既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财务造假专业化、复杂化、隐蔽化趋势的关键举措;既是针对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审计造假的“乱象重典”,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和监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2025年国内证券审计监管而言,顾春峰认为,证监会的处罚理念正在发生三大转型:其一,从结果追责到过程控制,2025年处罚案例更关注审计程序的合规性,而非单纯以财务造假结果论责;其二,从机构担责到个人追责,2025年处罚中对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人罚款占比提升,强化“签字即担责”的问责机制;其三,从单一威慑到长效治理。

  刘志耕表示,当前证监部门通过“严处罚+强技术+全链条问责”的组合拳,有效遏制审计机构“放水”行为,但还需持续优化监管精准度,推动证券审计行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风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