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提出到2027年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涉及智能化市政基建、智能网汽车、智慧社区、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等多方面,涉及领域均提到了“智慧”字样。
多位城投行业人士认为,此次《行动方案》发布,为城投转型提供方案,多个产业涉及城投相关产业,城投公司应加快城市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布局,实现智慧化转型发展路径。
“韧性”背后的智慧密码
在多位城投行业人士看来,打造“韧性城市”,背后的核心密码就在如何实现智能化、数字化。
在青岛,无人驾驶快递车已经出现在街头。据了解,该快递车预计每天可完成3至4趟投递任务,配送快递量可达1500至2000件,极大地缓解了快递的运力问题。
记者注意到,青岛无人驾驶快递车的出现,与政策紧密联系。此次《行动方案》提出,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智能化物流配送设施改造、建设和管理,提高住宅小区和楼宇等末端配送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加强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建设,提升应急状况下城市物资快速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发展以“车路云一体化”为载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青岛市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与之相称的股权基金也随之而来。
《行动方案》显示,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工作,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助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9月,青岛智联绿色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0亿元。第一合伙人为青岛城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6.9亿元,该公司是青岛城投集团旗下企业。第二合伙人为青岛市财通项目协同引导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今年7月刚刚成立,实控人为青岛财通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仲思卿对记者表示,到2027年,“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链规模力争超过3000亿元。青岛将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强化整车带动能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推动多场景示范应用落地、有序布局智能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发力,紧紧抓住产业新赛道,努力实现突破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投公司转型深入推进,“押注”新兴产业成为城投公司成为新常态。然而,新兴产业并非脱离城投产业实际,而在城市更新、智慧城市领域有大量文章可做。
对于城投公司而言,打造“韧性城市”这一概念并不陌生。
2017年,我国将“韧性城乡”纳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2020年写入“十四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的发展目标。
不过,多位城投行业人士认为,随着数据要素的普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韧性城市已不仅在于满足“风险防控”,而是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打造。亦如《行动方案》所言:“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助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未来的发展目标。
现代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周文静表示,城投企业布局智慧城市产业,需立足自身在城市资源整合、政府协同联动等方面的固有优势,以“智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者、核心平台运营服务商、关键领域解决方案集成商”为核心定位,通过发起新设、合资合作、投资并购、战略同盟等多元路径,在智慧基建投资、核心平台运营、场景解决方案集成等领域拓展业务,同步探索投融资收益、项目管理服务、场景运营分红、产业孵化增值等可持续盈利模式,既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流程支撑,赋能城市治理升级与产业转型,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从传统建设者向智慧城市运营商的转型跨越。
资产估值再定义
随着“十五五”时期临近,《行动方案》也提到,把“十五五”前3年定为城投公司由融资建设转向科技运营的关键期。城市生命线、智慧社区、CIM底座三大赛道同步启动。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地方资产将被重新估值,谁率先完成智能化升级,谁就握住了下一轮城市更新的主动权。
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城市生命线、智慧社区与CIM底座三者环环相扣。
一位成都住建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成都正运用BIM技术打造“三维立体档案”,完成二环高架全线建模(含53500余个桥梁构件),实现构件信息、图纸、检测报告等数据的“一键查询”,紧扣构建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综合应用体系要求,夯实成都市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数据底座,为“数字住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CIM基础平台是基于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构建的数字底座,整合地理信息、建筑物模型、基础设施数据等多源信息,形成城市立体空间的数字化表达与管理体系。
《行动方案》明确,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推进CIM平台建设,深化“CIM+”多领域应用,研究利用CIM平台开展城市综合风险评估,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划定防灾避难空间,为科学确定不同风险区的发展策略和风险防控要求提供支撑。
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预测,2025年中国公共数据资源规模将达48.6ZB,但利用率不足15%。随着CIM平台数据底座不断在各地打造,不仅能够实现“数字住建”的目标,更能够产生海量数据,为后续数据要素市场化奠定基础。
此外,从城投业绩报中也能看到其在智慧城市领域投入之大。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智慧城市板块业绩情况显示,营收1.62亿元,同比增加69.42%;投资额1.49亿元,同比增加58.98%;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26.83%。
前不久,衢州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对衢州育航智能化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育航公司”)部分股权的收购。天眼查平台显示,育航公司原为一家民营企业,随着部分股权收购之后,公司将发挥电子与智能化一级资质,参与当地市政和民生工程项目,推进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将智慧工地方案全面嵌入城市建设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明确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支持,鼓励地方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强化政策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到2027年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国功撰文表示,打造智慧城市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建立智慧城市专项产业基金,通过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ABS(资产支持证券)、REITs等,吸引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长期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以及多元化的价值实现和资金回收渠道,实现项目的商业闭环、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