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达23天,成为历史上第二长的联邦政府关门纪录,仅次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35天的“停摆”期。
这场政治僵局不仅让数十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工作,更令市场依赖的经济数据陷入“断供”危机。
不过,原定于10月15日发布的9月通胀数据于北京时间10月24晚8点半公布。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3%,预估为3.1%,上月数据为2.9%;环比增长0.3%,预期为0.4%,上月数据为0.4%。由于通胀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本月加息概率增大。
关键数据延迟或缺失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参议院于当地时间10月22日再次否决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使联邦政府“停摆”的僵局持续未解。该法案旨在将政府资金支持延长至11月21日,从而结束当前停摆状态。
此次表决共获得54票赞成、46票反对,仍未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这已是参议院第12次否决该临时拨款提案,反映出两党在医保预算议题上仍存根本性分歧。民主党坚持在临时预算中加入医保相关预算条款,而共和党方面主张应先恢复政府运转,再就医保预算展开协商。
政府停摆对经济政策制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关键宏观经济数据的缺失。作为联邦机构,美国劳工统计局在停摆期间已暂停所有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工作。原定于10月初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至今未能发布,CPI数据也出现延迟。这一数据真空迫使市场依赖替代性指标进行判断。
目前,市场将目光转向由私营机构汇编的数据,例如被称为“小非农”的ADP就业报告。
根据最新发布的9月数据,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减少3.2万个,创下自2023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然而,这些替代数据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浙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林成炜指出,不同数据在统计口径与样本选择上的差异,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出现显著偏差。
高盛分析进一步指出,美政府长期停摆可能从两个方面损害数据的最终质量。其一,数据收集流程本身受到干扰,例如在2013年停摆期间,负责采集CPI数据的价格调查员被迫休假,导致劳工统计局仅收集到约75%的常规价格样本。其二,数据收集流程或参考周期的变更可能引入结构性偏差,进一步削弱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美联储理事沃勒在10月16日于纽约的一场公开讲话中强调,官方数据的缺失正显著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他指出,尽管来自私营部门的替代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信息空白,但其传递的信息仍相对有限。特别是9月就业报告的推迟发布,使美联储难以准确判断劳动力市场是处于持续走弱还是逐步企稳的状态,从而加大了利率决策的难度。
好在北京时间10月24日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了9月份的CPI报告,同比上涨3%,较8月的2.9%有所回升,但低于市场预期的3.1%。环比增长0.3%也低于预期。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后,核心CPI环比上涨0.2%,8月为0.3%,同比涨幅从8月的3.1%降至3.0%,为三个月来最慢增速。
具体来看,推动整体通胀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能源成本的攀升,汽油价格指数9月上涨4.1%,是当月总体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能源价格指数当月上涨1.5%。与此同时,服务业的价格增长出现了放缓迹象,部分抵消了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这份通胀报告原定于10月15日发布,但由于联邦政府自10月1日起持续停摆,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大部分业务已经暂停,导致报告推迟。据报道,为了让社会保障管理局能够据此计算其年度生活成本调整,劳工统计局召回了部分工作人员以编制并发布此次的CPI数据。
强化降息预期
尽管官方经济数据缺失,市场对美联储10月降息的预期不减。美联储政策委员会下次会议将于10月28日至29日举行,低于预期的CPI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在今年剩余两次会议上继续降息的预期。
截至10月24日记者发稿,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0月底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达到98.9%。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15日的讲话中透露,自上月决定降息25个基点以来,美国就业和通胀形势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他承认美联储正借助一系列非官方数据应对政府停摆带来的信息空白,但也警告称,若数据缺失状况持续,将引发更严重的政策制定困难。鲍威尔特别指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我们将开始错过这些数据,尤其是10月份的数据,这将使决策变得更加复杂。”
鲍威尔多次提及招聘速度放缓的现象,并强调就业率可能进一步下行。他指出,当前职位空缺数的持续下降,很可能在未来反映为失业率的上升。
被市场视为“美联储传声筒”的记者尼克·蒂米劳斯(Nick Timiraos)分析认为,鲍威尔的表态为美联储再次降息铺平了道路。其讲话暗示,尽管存在通胀顾虑,但本月仍可能因就业市场表现疲弱而决定降息。
这一解读得到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的赞同,他表示鲍威尔的讲话“进一步巩固了降息预期”,认为其措辞几乎没有留下政策模糊空间。
机构MacroPolicy Perspectives创始人朱莉娅·科罗纳多更明确指出:“10月降息几成定局。劳动力市场风险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正在累积。”
美国咨商会高级经济学家叶莲娜·舒利亚季耶娃也认为,美联储的政策重心正从“抗通胀优先”逐步转向“平衡增长与就业”。在她看来,当前风险更多集中在就业市场,这将主导美联储近期的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