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泰海通在上海举办“国泰海通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国泰海通证券业务总监、财富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信用业务委员会总裁耿旭令致欢迎辞。他提到,踏上新征程的国泰海通顺应时代发展,着力打造全球资产配置专业能力。
在峰会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十五五’发展展望”为题发表演讲。他强调,“十五五”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塑造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他指出,外部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纵深发展,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面对新形势,需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着力扩大内需,并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培育新动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以“保险资金配置方法与投资策略”为题发表演讲。苏罡首先分析了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强调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下降、中国科技创新持续突破背景下,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针对传统配置策略在低利率周期所面临的挑战,在借鉴海外经验基础上,他建议保险资金需要以资产负债联动为轴心,主动匹配穿越周期。
贝莱德基金董事长、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以“资产配置框架及当前环境下的投资展望”为题发表演讲。范华首先阐述了资产配置的基本理念:持有风险资产可获得风险溢价;分散化是投资中唯一的免费午餐;合理配置α和β;全球配置需要管理货币风险。面对低利率环境,她建议投资者设定合理收益目标、适度承担风险、拓宽投资范围并拉长投资期限。
展望未来,范华提出三大投资主题:一是投资当下的确定性,相比长期宏观前景,短期发展形势更加明确,建议维持风险偏好;二是策略性地管理宏观风险,通过主动管理应对宏观波动;三是以颠覆性趋势为锚,把握数字化创新及人工智能、地缘政治分裂、低碳转型等结构性转变带来的机会。
浦银理财副总经理叶力俭在题为“资产配置在理财行业中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国内经济正由“地产—债务—全球化”旧循环转向“科技—产业—金融”新范式;监管亦从“求规模”转向“要质量”,旗帜鲜明地推动资管业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本源。海外经验表明,低利率时代理财的出路在于“多策略资产配置”。
圆桌论坛上,嘉宾一致认为,国际贸易摩擦频发,资产配置须兼顾机遇与风险;全球科技迭代叠加降息潮,中国科技板块已成外资增配焦点。此外,大类资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正是各类配置思路落地、提升获得感的高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