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本增效的行业共识下,车辆可靠性备受外界关注。10月24日,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发布2025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研究显示,设计类缺陷已成为车辆可靠性长期质量痛点,2025年行业整体问题抱怨数为197个PP100,较2024年上升7个PP100,豪华车和主流车市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81个PP100和202个PP100。
车辆可靠性问题若持续恶化,将从长远侵蚀汽车市场的信任基石。《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是J.D. Power连续第16年发布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亦是全新一代车辆可靠性研究平台(VDS 2022)启用的第四年。新平台增加了衡量车载技术长期质量表现的问题,并且增加了“驾驶辅助”问题类别。该研究衡量的是拥车期在13至48个月之间的中国燃油车车主在过去6个月中遇到的问题,涵盖9个问题类别(车身外观、车身内装、驾驶体验、配置/操控系统/仪表板、信息娱乐系统、空调、座椅、动力总成和驾驶辅助)的177个汽车质量问题点。总体可靠性由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质量越好。
该研究中的质量问题分为两大类,故障类主要是指发生故障后影响正常功能的问题,设计缺陷类主要是指由于设计的原因导致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研究显示,燃油车长期质量PP100连续两年攀升,三年内PP100增幅整体为9%,其中设计缺陷类问题PP100增幅高达20%,其抱怨占比升至45%,成燃油车长期质量恶化主因;故障类问题质量抱怨较2024年上升2.8个PP100,这揭示出行业在源头设计优化与零部件可靠性管理两方面存在双重失衡。
对于行业内有关车辆可靠性的现状,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表示:“过去两年,IQS与VDS的行业表现持续下滑。尤其值得警惕的是,VDS质量问题的爆发点已前移至1—2年拥车期,这一趋势应为所有行业参与者敲响警钟。长期可靠性、耐久性及海量用户数据验证,本是燃油车相对新能源车的核心优势。但在电动化转型加速与‘增配不增价’的双重竞争压力下,燃油车阵营如何守住质量底线,已成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杨涛称:“随着车辆配置升级与消费者用车体验需求的变化,针对座椅、空调、车机、噪音/异响这四大类VDS‘魔鬼问题’的解决方案,也需同步迭代。以车机为例,卡顿、语音识别失效等抱怨正日益增多。针对这类长拥车期内‘高频使用、高感知’的问题,需以系统化思维整合硬件与软件,从定义、研发、生产,到生态搭建、售后维护、系统更新的全周期入手,全面提升质量。期待在行业各方的协同努力下,VDS的行业表现能早日实现向上转折。”
研发验证与降本矛盾加剧,全品牌质量防线溃退:从品牌阵营来看,燃油车设计类问题PP100均呈现大幅增长——自主品牌从2023年的84个PP100升至2025年的102个PP100;豪华品牌从66个PP100升至84个PP100,在当前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其产品溢价能力正被设计缺陷持续蚕食;国际品牌设计类问题PP100增速虽相对较低,但也在两年内上升了12个PP100。据了解,全品牌阵营设计类问题增速均超过故障类问题,这揭示出汽车行业“研发验证体系不完善”与“降本压力激增”的剪刀差,已成为影响质量的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