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10月31日召开2025年第48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板科技”)的首发事项。
红板科技拟在上交所主板发行不超过21,791.7862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本次发行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进行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公司拟募集资金20.57亿元,用于年产120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20,458.94 万元、233,953.41 万元、270,247.82万元和 171,001.81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4,065.91 万元、10,492.60 万元、21,391.41 万元和 23,985.21 万元,经营业绩存在一定波动。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3.28%、11.04%、13.98%和 21.36%。
伴随着业绩迅猛增长的同时,其应收账款也同步激增。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22亿元、7.58亿元、9.19亿元及11.3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8.21%、32.42%、34.00%及33.22%。
报告期,公司产品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为 54.35%、53.74%、54.60%、57.56%。公司生产经营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覆铜板、铜球和铜粉、金盐、半固化片、铜箔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铜、金等大宗商品的影响较大。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主要客户包括东莞新能德、OPPO、伟创力(Flex)、华勤技术、传音、移远通信等。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4.29%、41.29%、36.71%和 31.63%,客户相对集中。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金额分别为 73,515.98 万元、73,339.08 万元、59,170.55 万元、33,388.31 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23%、33.42%、23.44%、20.95%。
强调“技术领先”的红板科技,研发投入大幅低于可比公司。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1亿元、1.10亿元、1.25亿元及0.64亿元,而行业平均值分别为3.31亿元、3.29亿元、3.77亿元及2.19亿元,今年上半年仅剩均值的三分之一。
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6%、4.69%、4.63%及3.65%,而行业平均值分别为4.71%、5%、4.92%及4.65%。红板科技解释称,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均为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多样化,而公司资金实力相对有限且更多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情况、是否存在客户和供应商重叠,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等。公司在回复中对相关重叠情况作了披露,并就定价公允性说明。事实上,这种重叠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引发利益输送的问题,尤其是当交易定价有失公允的时候。
公司的供应商集中度也较高,报告期内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55.77%、55.31%、57.89%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