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10月24日-26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和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在北京首钢园召开。
在年会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表示,中国企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首先,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超60%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就业岗位;其次,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通信、制造等关键领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和稳定保障;再次,外资企业也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贡献了积极力量。可以说,企业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ESG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实施者和推动者。
什么是ESG?如何与企业发展联动?刘萌认为,ESG的本质是契约,即企业与人的契约,企业与社会的契约,以及企业与地球的契约。“ESG及其所代表的三项契约并非舶来品。回顾历史,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ESG是道德经的缩影,却远不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站在新时代,ESG的价值在于其契合且可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范式。这种新范式体现在三个理念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企业的ESG实践可以推动这三个共同体的早日实现。”
刘萌进一步表示,ESG不是大企业的独角戏,中小企业更应当参与其中。ESG的力量在于“链式影响”和“系统协同”,唯有更多企业,特别是供应链关键节点企业、区域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提升ESG绩效,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构建具有韧性、透明和负责任的产业生态。“ESG已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资本市场监管框架,绿色金融、可持续披露和责任供应链等政策在很多国家密集出台,这意味着企业越早行动,越能在未来市场格局中把握主动权。”
年会之前,刘萌在一场记者群访中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ESG理念将对中国经济转型起到重要作用。“ESG中有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新时代连接中国智慧和世界舞台的桥梁与国际语言。在国际背景下,ESG通过调动企业力量,使其成为中国提出的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的积极践行者和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