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段文平)随着《住房租赁条例》施行已经一个多月,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租赁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更快、更敏感地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在租赁方面的变化,才能在未来的房地产租赁市场重构中占领更多先机。”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10月22日举办的“重构居住关系-新租住时代”城市共生计划主题沙龙上分享时强调。
新租住时代的到来,不仅源于居住需求的多元化,更得益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韦谢指出,供需关系的转变是行业变革的核心。从政策层面看,保障性租赁住房在“质”与“量”上均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更多参与主体获得金融支持,房源供给增加,品质要求提升,客户覆盖面扩大。与此同时,《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为市场化租赁领域带来了系统化合规要求,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张波从平台视角提出,合规与效率是行业重构的基石。随着《住房租赁条例》实施,企业需通过技术手段落实房源实勘、信息真实性等要求。“法规落地后,淘汰的是不规范的企业,留下的是真正关注用户需求的企业,” 张波说,“条例倒逼企业合规升级,房源真实性管理、资金安全监管未来行业将更趋规范,政策支持也会逐步完善。”
华润有巢副总经理孙雪鹏指出,租客需求的变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服务升级,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存量项目改造难度较大,但新增项目需更注重品质与空间设计,”他提到,“广义的服务还包括配套空间与区域整体提升。”
龙湖集团龙智资管航道、龙湖冠寓总经理顾涛分享了龙湖的实践:通过精细化产品设计(如电动晾衣架、床头柜布局)与组合式资产运营(长租公寓、商业、养老、写字楼等多业态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生活解决方案。“长租公寓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生活服务的载体,”顾涛说,“从维修服务到社群活动,再到精神层面的满足,这些都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首创城发集团品牌营销部总经理高广汉则强调了客群细分与社会价值并重的运营理念。“城市青年需要交通便利与社群互动,城市建设者则需要低成本与基础服务保障,”他举例道,“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充电需求、早餐供应等细节,恰恰体现了服务的温度。”在高广汉看来,新租住时代的企业需平衡经济账与社会价值账,从“房东”转变为“微型城市运营者”。
在资产价值层面,戴德梁行估价及顾问服务部副董事董一凡指出,公募REITs的推出改变了估值逻辑,现金流稳定性成为核心指标。“土地期限与续期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当前主要瓶颈,”他分析道,“未来需通过运营效率提升与服务增值,增强资产退出时的市场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