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10月24日,正值全球矿业顶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召开之际。中国矿业联合会与钉钉共同发布了《矿业AI应用白皮书》,对全球矿业的发展趋势以及AI在矿企的落地情况进行了披露。
白皮书披露,全球矿业近几年呈温和增长,预计全球采矿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2万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3.5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8%。全球矿业正在经历能源转型带来的结构性需求增长,尤其是锂、铜、镍、钴、稀土等关键矿产。短期内,价格和融资环境波动仍在,但长期由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需求强劲。
中国矿业联合会党委委员、监事长丛卫克在现场表示,一场由智能技术、绿色理念与全球化进程共同驱动的深刻变革,正重构矿业的发展根基——智能矿山已从蓝图走向实践,AI算法与无人设备正深入千米井下,重新定义生产边界; “双碳”目标倒逼全产业链加速转型,绿色勘查、低碳开采成为硬约束;中国矿企出海步伐也在加快,但在这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我原先在中核集团从事过海外资源开发工作,项目分布在加拿大、尼日尔、纳米比亚等地,由于项目开发程度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造成了总部与各项目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决策及开发。”
在这一背景下,丛卫克表示,以钉钉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正通过创新实践为矿业提供系统性解法。根据白皮书,50%的中国500强涉矿企业使用了钉钉。
他表示,数字化平台可以让数据“活起来”,通过低门槛工具贯通“人、设备、流程”全链路数据,让矿企从依赖经验的“拍脑袋”决策,转向基于实时数据的精准判断;结合硬件与AI算法,将井下作业的风险预警从“事后追溯”升级为“事前防控”,为矿工生命安全筑起数字护盾;依托灵活架构,支撑跨国项目“如临现场”的实时协作,助力矿企在全球化布局中高效运转。
白皮书预测,技术创新和升级发展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机遇,智能化采矿设备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38%提升至2030年的62%,5G+AI矿石分选系统可降低选矿成本22%并提高品位识别精度至95%。智能矿山系统和AI找矿技术通过卫星遥感与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勘探,推动开采效率的提升。
白皮书也提到,矿业在吸引和挽留具备跨职能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存在难度,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复合型人才极度稀缺,跨行业人才流动壁垒高。根据调查,未来矿业企业需要数据科学家、碳核算专家、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师等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