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5 04:03:20 股吧网页版
严监管指向融资担保公司 助贷全链条迎合规挑战
来源:中国经营报

  随着监管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公开化、透明化不断提高。

  自10月1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施行以来,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主体相继完成合作提供增信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名单披露工作。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有融资担保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受到“双罚”(即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均被处罚),为行业征信管理敲响警钟。

  “此次处罚源于前端引流渠道的系统缺陷造成客户对授权签署行为感知低。”有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

  合规意识与技术能力不足

  记者注意到,今年年中至今,多家担保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等规定被处罚。

  一位行业头部融资担保公司从业者向记者透露,公司正在通过升级技术措施,引入先进的信息传输与控制技术,加强个人信息授权核验。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新宇表示,当前融资担保公司信息违规在实操中主要有超范围采集信息、违规查询征信、信息流转失控、查询用途不符四种表现形式。其中违规查询征信指的就是,未获得用户有效授权或授权文件不完整的情况下,擅自查询用户个人征信报告,部分机构甚至通过“概括性授权”规避合规要求。

  “实践中,融资担保公司存在大量未经充分授权即查询的情形,获取查询征信信息的授权书在目的、查询机构等方面表述模糊,甚至在用户未明确申请担保服务时就‘预先’查询。此外,还有部分融担公司将合法获取的征信信息用于约定目的(如担保审批)之外的用途,例如用于营销或其他风控模型的训练。”他指出。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在实操层面,融资担保公司的违规行为最常表现为,未经授权采集用户多维度数据(如通讯录、位置信息)、在未明确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将信息提供给合作方用于风控建模、超范围查询征信报告,以及信息传输过程中缺乏加密保护等。

  “理论上,融资担保公司与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间的信息共享需要明确边界,一般来讲,双方通常会签订数据处理协议(DPA),约定数据使用范围、存储期限和安全责任。但对于数据销毁环节,多数机构仍缺乏标准化流程,部分数据恐在贷款结清后仍被保留在内部系统中,形成潜在泄露风险。”王蓬博说道。

  在王蓬博看来,当前融资担保行业在用户信息保护方面最突出的共性问题是合规意识与技术能力都不足。一方面,部分融资担保公司为追求风控效率,默许合作方过度索权;另一方面,数据分类分级、权限管理、日志审计等基础能力建设滞后,导致内控形同虚设。更关键的是,在多方协作的助贷生态中,责任链条模糊。

  记者注意到,前述被处罚融资担保公司当前有6家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方。一家与被罚融资担保公司暂停合作的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合规披露当前合作机构名单,该融资担保公司曾是公司合作机构,由于当前无在贷担保余额,所以不在本次披露范围内。“后续我司合作机构名单会根据合作进展定期更新。”

  当问及暂停合作原因,该消费金融公司方面并未正面回复记者。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近年来,央行及分支机构加大了对信用信息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类工作的监管力度,从实操层面看,这类违规行为主要有两类,一是信用信息的采集共享领域涉及违规,二是事后征信异议处理环节未能与金融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未能为其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建议行业获客、风控、贷后等相关机构充分对照监管要求,及早对内部相关业务机制开展排查,全面检视用户贷款流程,在显著渠道位置向用户履行信用信息问题的相关告知。”她表示。

  担保通道走向风控服务商

  在过去,互联网信贷业务链条中一般受到关注的是金融机构与助贷方,但是在金融监管不断细化,合规监管广度、深度提升过程中,融资担保公司在当下也成为焦点。

  某华北融资担保公司副总裁告诉记者,助贷新规的出台,将快速推进融资担保公司的合规化进程。

  据刘新宇介绍,当前融资担保公司在互联网贷款(助贷)链条中,扮演了“风险缓冲器”和“客群拓展桥梁”的双重角色——前者是指融资担保公司充分发挥其为金融融资提供代偿承诺、风险分担等增信服务,降低资金方(银行、消金公司)的信贷风险,为征信记录不足的下沉客群贷款提供担保,提升贷款审批通过率;后者是指通过充分发挥融担公司的自身风控能力补充,帮助资金方触达传统服务难以覆盖的客群,延伸信贷服务半径。

  “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为控制不良率,倾向于要求助贷平台引入融担公司提供兜底保障,尤其针对下沉客群业务;另一方面助贷平台通过与融担公司合作,可实现风险转移与利润拆分,形成了‘资金方+助贷平台+融担公司’的三方协作模式。”刘新宇表示。

  融资担保公司在互联网贷款的业务链条中,主要是为资质不足,也即持牌金融机构暂时无法接受的用户提供增信担保,早年间曾以机构之间的风险质保金形式出现,后逐步演化成如今的担保增信模式。“虽然该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缓解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盲区,但如果持牌机构过度依赖担保而轻自主风控,将有可能导致其风控能力下降,从而减损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苏筱芮表示。

  王蓬博向记者表示,随着合规管控持续加码,不具备数据治理能力的小型融担公司将被淘汰。未来,融担公司的角色可能从通道担保转向风控服务商,但前提是必须切断数据滥用的利益链条,真正将用户权益保护纳入核心经营逻辑。

  刘新宇告诉记者,鉴于当前并未严格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流转,因此(体系内的)融担公司就成为了资金方获取用户信用数据的一条可行通道。“特别是对于那些大集团来说,将集团体系外的数据传输路径调整为体系内处理,最小化改造的同时实现合规。”

  当前合规趋严下强监管和“双罚制”必然会倒逼行业加速洗牌和转型。刘新宇直言,过去,合规被视为业务的“阻碍”或“成本中心”。未来,数据合规将成为金融业务的“准入门槛”和“生命线”。融资担保公司将不得不加大对数据合规的投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