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混合型基金(016709)迎来了首次开放赎回。这只成立于2022年10月18日、首发规模99亿元,其中,A类86.45亿份,C类12.62亿份,合计99.07亿份。
截至10月23日,A类单位净值1.0558元,年化收益率1.81%;C类单位净值1.0432元,年化收益率1.41%。
泉果旭源自成立以来回报显著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截至10月23日,按照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人民币)收益率*2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计算,相应业绩基准收益率24.99%。
值得注意的是,泉果旭源三季报显示,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26.95亿元,占基金全部资产比例14.12%,较二季报的8.4亿元,大幅增加了18.55亿元。业内人士分析道,这或许是为了应对开放赎回后的赎回压力。
泉果旭源成立于2022年10月18日,成立规模99亿元,经过随后的申购和净值增长,截至2025年三季报,基金规模达到了190.89亿元。Wind数据显示,目前泉果基金旗下管理着6只基金,总规模223.84亿元,泉果旭源一只产品占到公司总管理规模的85%。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泉果旭源分别收取管理费3020万元、2.03亿元、1.41亿元和7817.11万元,总计4.52亿元。
在三季度报中,基金经理赵诣首先感谢了投资者,他表示:“感谢选择泉果旭源的持有人,三年一路走来,我们共同经历了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参考的经济变局和市场周期。受此影响,产品表现一度令人颇不满意。但正是你们的耐心和信任,让我们在这轮周期中得以从容布局。”
从三季报前十大重仓股来看,三季度主要的变化是振芯科技、新泉股份、美团-W退出前十大,天赐材料、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新进前十大。其他加减仓方面,减持了宁德时代、腾讯控股、科达利等个股,加仓了恩捷股份、快手-W。
对于投资策略,赵诣提到,他自己坚持以公司基本面和行业竞争格局为核心选股要素,深耕高端制造和科技,目前,基金组合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子、机械和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港股互联网企业,整体上呈现科技AI和困境反转(新能源等)“两端配置”的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新能源领域,赵诣三季度加仓中游锂电材料公司。他在三季报中提到,在7月底至8月中旬他密集走访了锂电中游材料、电池等环节的企业,龙头企业普遍已经满产,在行业需求持续高增的情况下,明年供给开始趋紧甚至供不应求,出海公司的海外基地也在关税税率明确后开始批量交付。结构上,重点关注六氟、隔膜等明年相对明确供需偏紧,未来扩产周期长的环节。他判断,虽然本轮锂电材料价格弹性或不及上一轮陡峭,但量价齐升周期会更健康、更持久。
对于开放赎回后,泉果旭源目前的申赎情况怎么样?本报记者联系了公司相关人士,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具体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