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从经济总量看,我国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同时,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站在“十四五”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朝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
“十四五”成就奠定发展基础
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十四五”规划实施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与韧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7月出席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五年前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实施,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五年规划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重要制度载体。五年规划将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战略意图、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统一发布,为经营主体明确发展方向和预期。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发展规划。”
在具体谈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郑栅洁表示,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四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可以说,中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对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向记者表示:“从110万亿元到140万亿元的增量相当于我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过去五年中国经历了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美贸易战等重大冲击,取得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四五”的辉煌成就,为“十五五”的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前路,我国经济发展既拥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关键阶段,准确把握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至关重要。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我国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民生银行旗下的民银研究撰文指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大国竞争加剧。特别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在美国看来挑战了其霸权地位,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仍将持续,关税战或升级为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国际规则战、国际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人口结构转型、地方财政承压、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
同时,我国发展仍具备显著机遇和坚实基础。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张燕生认为,基于西方规则的全球化举步维艰,而基于“自然律”(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市场内在规律)的全球化正方兴未艾。“我们要推动的是‘市场主导、企业为基础、地方政府发力、民间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支撑’的新型全球化,未来五年会逐步探索出这种新型全球化的具体方向和多元模式。”
尤其是面对全球化与科技革命新形势,抢占数字时代发展制高点至关重要。
张燕生认为,人工智能正驱动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抓住“人工智能+”以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重大机遇,积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工业革命的新业态、新平台、新模式。其中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显著特征,而人工智能则加速了智能化和本地化发展进程。未来开放的重点将更聚焦于周边、本地和区域内合作,核心在于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可以说,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正是我们下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