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南漳县薛坪镇中心小学食堂,学生们正在排队打饭。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祝兆林
通讯员李友国龚良杰
“阿姨,我想多点黄瓜炒火腿肠。”“好,不够再来添。”10月21日中午,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初级中学食堂内人头攒动,面对不同要求的学生,周其美一一笑着回应。
周其美不仅是学校食堂的厨师,也是一名学生家长。孩子在校能否吃好、吃饱、吃得健康,是许多家长关心的事。去年6月,南漳县教育局探索“家长厨师”机制,鼓励学校优先聘请学生家长从事食堂服务工作,全过程参与学校食堂供餐服务。
今年9月,冷红菊的女儿升入初中,需要到城关镇胡营中学住读,她曾为此放心不下。“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日三餐吃食堂,也不知道饭菜合不合胃口?”开学当日,冷红菊特意来到学校食堂考察。当得知食堂正聘请工作人员并优先录用学生家长时,她当即报名应聘。经过体检、面试等环节,冷红菊从一众家长中脱颖而出,她便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当起了学生食堂的大厨。
入职食堂后,冷红菊发现12名同事中,6名为学生家长,到食堂工作的初衷和她一样。肩负着包括自己女儿在内的986名学生的餐饮工作,冷红菊和同事们都格外细心,不管是食材的卫生,还是菜品的口味、搭配都一丝不苟,“蔬菜要洗三四遍,比自己在家都洗得更干净。”在食堂工作了一个多月,冷红菊以前的担心没有了:“菜是我们洗的,饭是我们做的,还有啥不放心的。”
南漳县第一中学亦是如此,52名厨房工作人员中,有21名为学生家长。来自南漳县武安镇的学生家长柏榕庆曾是一名全职陪读妈妈,去年应聘入职校食堂。“洗菜、切菜、打菜都是学生家长,大家都是一条心,让孩子吃得更好。”
南漳县学校后勤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熊丕俊介绍,家长参与食堂工作,他们是从业者也是监督员,通过他们亲力亲为,从根本上打消对孩子在校就餐的顾虑。
“家长厨师”不仅让家长放心,更让孩子吃饱吃好。在薛坪中心小学食堂,土豆烧排骨、番茄炒蛋、包菜五花肉、白菜豆腐汤,三菜一汤,色泽鲜亮,让人食欲大开。六年级的李忻然一碗吃完,马上又去加菜:“这几个菜都是我爱吃的,和妈妈在家做的一个味。”
“我校共有270名学生在校就餐,3名食堂的工作人员均为学生家长。”该校校长秦爱明介绍,家长都是本地人,做菜也接近孩子们在家吃饭的口味,更重要的是,孩子食欲不佳或者对哪些菜不感兴趣,当妈妈的更细心,容易发现和调整。秦爱明举例:以前食堂有道清炒油麦菜,许多学生不爱吃,学校在家长厨师的建议下,换成学生爱吃的青椒炒豆干;过去学校早餐以包子、花卷等固定类型为主,现在增加了各种口味的面条……“只要他们想吃,我乐意换着花样给他们做。”家长厨师闫梅乐呵呵地说,连孩子也跟同学嘱咐,学校食堂的厨师是自己的妈妈,如果有不合胃口的地方,可以提意见。
南漳县教育局局长罗强介绍,该县共有64所提供食堂供餐的学校,目前413名厨房从业人员中,有159名为学生家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吃出了“妈妈的味道”。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