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国际油价大涨,创出两周以来新高。截至收盘,WTI原油期货涨5.62%,报61.7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涨5.43%,报65.99美元/桶。
虽然国际油价大涨,但是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并多次跌破60美元/桶关键价位。捷诚能源首席分析师闫建涛10月24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对供需基本面的悲观,国际油价会跌破60美元/桶基本是市场共识。
对于后续国际油价走势,一位业内分析师10月24日告诉记者,预计下周国际油价存上涨空间,因美国近期升级对俄罗斯等国的制裁措施,地缘局势不稳定性增强,给予油价支撑。长期来看,原油市场的利空压力或集中于明年上半年释放。
制裁引发供应担忧
记者了解到,此次国际油价上涨,主要是美国政府对俄罗斯两家最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引发市场供应忧虑从而刺激了原油价格。
10月23日,特朗普对俄罗斯两家最大石油公司实施进一步制裁,随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制裁对象是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毕明欣告诉记者,美国对俄罗斯最大石油生产商的最新制裁,标志着华盛顿对莫斯科施压行动的一次重大且前所未有的升级。再加上近期对俄罗斯石油基础设施的一系列袭击,这些制裁提高了俄罗斯原油生产和出口出现重大中断的可能性,增加了被迫减产的风险。
除了美国,欧洲也出手制裁俄罗斯。
10月23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据悉,制裁措施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等,还新增了对俄罗斯外交官的旅行限制,并将俄罗斯“影子舰队”中的117艘船只列入名单。
虽然美欧纷纷出手,但是建信期货认为,从此前美欧对俄制裁的情况来看,后续执行情况仍然存疑,俄罗斯石油出口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有限。若对俄制裁无法进一步发酵,国际油价面临再度回调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制裁执行情况存疑,并不影响欧佩克替代俄罗斯石油供应的意图。10月23日,科威特石油部长表示,在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巨头实施新制裁后,欧佩克准备在必要时通过进一步取消减产措施来提高原油产量,以解决俄罗斯石油供应减少带来的市场短缺问题。
国际油价震荡下跌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跌幅达到10%以上。
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便是供应增加。2024年,全球石油供应还是紧平衡的状态,进入2025年之后,全球石油产能增加导致供给出现宽松。其中,欧佩克+自2025年4月起逐步放弃减产策略,转向“增产保份额”的竞争性策略。美国石油产量今年也达到了历史峰值,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能同样在扩张。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炼化需求疲软、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等也导致全球石油需求不佳,供需失衡矛盾突出。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4月的关税政策是4、5月份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关税会让国家之间形成贸易壁垒,市场担忧全球经济下滑,石油需求就会出现下降。同时关税也会导致金融市场出现避险情绪,今年黄金这类的贵金属涨得比较多,能源类的就比较弱也是这个原因。”
此外,美国政府同样不希望国际油价太高。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美国政府倡导低价用油,特朗普也经常发表言论,表示不希望油价太高。总体来看,特朗普执政期间的国际油价普遍来说比其他总统是要低的,他上一个任期国际油价也比较低。”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多次出现大跌。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朱光明告诉记者,除了关税,另外一个利空因素是沙特不断增产,在联合欧佩克+联盟释放了220万桶/天的增量之后,目前165万桶/天的增量也在释放,供需过剩,导致石油累库,油价多次下挫。
后续或先涨后跌
今年国际油价多次跌破60美元/桶关键价位,引发市场关注。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60美元/桶的价格是一个支撑位。“这个价位大概就是中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一个点位,如果国际油价太低,相关国家就会通过减产来保价。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欧佩克决定国际油价的下限,美国则决定国际油价的上限。”
对于后续国际油价走势,朱光明告诉记者,市场需密切关注俄乌问题解决方案,如果制裁措施一直存在,则油价将偏强运行,短期难以回到前期的下跌趋势。否则,油价将在供应过剩的压力下,呈现偏弱运行的行情。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原油市场的利空压力或集中于明年上半年释放。欧佩克+或于明年上半年维持加速增产操作,提前增产额度。伴随着产量释放,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愈发明显,从而对整体价格形成抑制,预计2026年上半年布伦特均价约63美元/桶。
瑞银集团指出,尽管最新制裁可能会给原油价格带来近期的波动性,但全球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的状况应有助于限制油价持续上涨的风险。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将维持在60美元/桶至70美元/桶区间。高盛预计明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进一步下跌,明年第四季度或将触及52美元/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