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孙来彬报道
某社交平台流传视频显示,10月23日深夜,上海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中突然起火。视频显示,火势在数十秒内迅速扩大,车内两名驾乘人员停车后顺利开门逃生,但最终车辆被烧成空架。

理想MEGA起火救援现场。视频截图
10月24日,理想汽车客服人员告诉海报新闻记者,目前这起车辆事故情况还在调查中,驾驶员和乘客已全部安全离车。“我们已经安排了专人前往现场处理。目前消防部门也已经介入,我们会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展开后续的工作。”
这已经不是理想汽车第一次出现起火事件。8月6日下午,杭州高架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理想MEGA起火,当天,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在微博发文称,已关注此事。
回到此次理想MEGA起火事件,从视频画面来看,车辆在正常行驶且未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突然起火,引发公众对电池技术稳定性的质疑,正常行驶中为何突然起火?
某车企高级技术专家认为,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也是起火事故的重要诱因,尽管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在极端情况下,如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失控、电池管理系统出现故障等,仍可能导致起火等安全事故。车辆在行驶或充电过程中,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管理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有效散热,电池内部温度会急剧升高,引发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失控,进而导致起火甚至爆炸。
另外,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如果电极材料不纯、隔膜质量不佳或者电池封装不严密,都可能引发电池内部短路。短路同样会产生大量热量,使电池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引发起火。而且,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振动、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内部结构可能会发生损坏,导致电池短路起火。该专家表示,虽然新能源车频现起火事件,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从整体来看,新能源车起火概率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并没有显著更高。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正在逐步提高。

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政策方面,今年4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国标主要是对2020年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进行修订,加强了对电池热扩散等安全要求,还新增了多项安全测试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新国标发布之前,部分企业就已按照“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来改进产品设计。今年5月底,小鹏汽车发布消息,其全系车型已提前满足“史上最严格”电池安全新标准。小鹏汽车表示,自2022款G9发布以来,后续全系车型均提前满足电池新国标。此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芳曾公开表示,根据2024年年初的调研结果,行业内已经有80%的企业具备热扩散测试“不起火、不爆炸”的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