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5家上市公司及1家已退市公司同日分别披露,收到当地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6张罚单罚款总额达9680万元。
其中,江西证监局拟对*ST新元(300472.SZ)及相关当事人共处罚款1610万元;甘肃证监局决定对白银有色(601212.SH)及相关高管共处罚款880万元;四川证监局决定对ST创意(300366.SZ)、ST思科瑞(688053.SH)及相关高管分别共处罚款800万元、560万元;山东证监局决定对*ST新潮(600777.SH)及相关主管人员共处罚款500万元;江苏证监局拟对长江健康(已退市)及其他涉事主体共处罚款5330万元。
上述处罚事项皆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相关。业内专家表示,一直以来,证监会都把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近期也在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持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而对于已退市公司长江健康的拟处罚案例,在业内专家看来,这再次表明退市不是违法行为的终点或庇护所,而成为追责的新起点。
5家上市公司信披违规被处罚
10月24日,有5家上市公司同日披露被当地证监局采取行政处罚决定,或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案由皆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中,江西证监局拟对*ST新元及相关当事人共处罚款1610万元,是金额最大的一张罚单。
经查明,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ST新元通过虚构分布式存储装备集成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累计虚增利润总额5226.13万元。这导致公司2022年年报、2023年年报和2024年半年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为此,江西证监局拟责令*ST新元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拟对包括时任董事长、总经理朱业胜在内的4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共处810万元罚款,拟对朱业胜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第二大金额罚单落在白银有色。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白银有色陆续购买30亿元理财产品,2019年上述理财产品未按期收回,至2024年12月收回本金及相关收益。白银有色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其他流动资产部分披露了30亿元理财产品的期初、期末余额,但未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30亿元理财产品具体情况,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
甘肃证监局决定,对白银有色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5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共处480万元罚款。
四川证监局一日两份罚单分别针对ST创意、ST思科瑞。其中,ST创意被给予警告,并处400万元罚款;4名相关责任人被给予警告,并共处400万元罚款。ST思科瑞被给予警告,并处200万元罚款;3名相关责任人被给予警告,并共处360万元罚款。
四川证监局查明,2022年11月,ST创意分别与其他公司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但ST创意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导致公司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12470.34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
而ST思科瑞则被查明2022年年报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分别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24282.18万元)及利润总额(10679.59万元)的4.16%和6.56%。
被山东证监局处罚的*ST新潮,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被罚款300万元,2名责任人分别被罚款120万元和80万元。
业内专家表示,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实际上,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一直都是证监会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8月15日,证监会在《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中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持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拟罚5330万元追责已退市公司
在10月24日披露的6张罚单中,最大的1张指向已退市的长江健康。江苏证监局拟对长江健康及其他涉事方共处罚款5330万元。
江苏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健康及其子公司经中间方银行账户划转和票据流转等方式流出资金,最终流入控股股东润发集团体系,导致长江健康发生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截至2021年1月13日,资金占用发生额累计6500万元,占公司2020年披露净资产的1.27%。对此应当及时披露的重大事件,公司未进行临时公告,也未对此后发生的资金占用进行临时公告。
截至2024年4月30日,长江健康资金被占用未归还余额35.58亿元。其中,2021年1月至6月、2021年全年、2022年1月至6月、2022年全年、2023年1月至6月,长江健康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发生额分别为15.07亿元、27.98亿元、18.29亿元、36.74亿元、21.38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净资产的28.48%、60.73%、39.00%、79.01%、46.07%,长江健康未在2021年至2022年年报、2021年至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上述事项,上述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同时,长江健康未对资金占用涉及的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租赁借款等进行账务处理,造成2021年半年报、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少计负债7.58亿元、11.88亿元、12.38亿元、11.88亿元、13.53亿元。
江苏证监局认为,长江健康未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涉嫌构成违法情形。此外,长江健康还涉嫌未及时披露重大担保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证监局指出,控股股东润发集团组织、指使实施对长江健康的资金占用,组织、指使实施长江机械对外提供重大担保,导致长江健康出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综上,江苏证监局拟对长江健康给予警告,并处以1050万元罚款;对润发集团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拟对郁霞秋给予警告,并处以1200万元罚款,其中以长江健康董事长身份处以500万元罚款,以润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身份处以700万元罚款;对黄忠和给予警告,并处以1200万元罚款,其中以长江健康副董事长身份处以500万元罚款,以润发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副总裁身份处以700万元罚款。另有包括张义在内的3名长江健康时任高管共被处以380万元罚款。
此外,江苏证监局还拟对郁霞秋、黄忠和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张义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资金占用问题的长期性、普遍性、频发性和危害性来看,这确实是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顽疾,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持续高压整治。
“根本原因在于控股股东往往同时掌握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主导权,公司内部治理制衡不足,使得控股股东可以绕过正常决策和审批程序占用公司资金。”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黄江东亦向记者表示,资金占用在一些股权结构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中尤为突出。黄江东认为,防治和打击资金占用,需要“内外结合”,既要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也要强化外部监管威慑。
此外,虽然长江健康已经退市,但证监部门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的涉嫌违法行为依然“紧追不舍”。
“退市并不是‘免责牌’,而是全方位追责的起点。”黄江东表示,在“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监管执法背景下,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全链条追责体系已经在实践中发挥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