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25湾区特殊资产推介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特殊资产市场不只是“处理坏账的市场”,而是新一轮金融与产业重组和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在我国经济增长从增量模式转向存量模式的大背景下,并购重组成为推动产业整合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也成为特殊资产市场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殊资产正从“存量出清”转向“价值再造”
李扬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监管也从“防范风险”为主转向“化解风险”为主、从“被动处置”转向“市场化重组”,这为特殊资产投资打开了“风险出清、价值重构、市场重塑”的窗口期。
李扬称,当前,“特殊资产”已从传统的不良资产扩展为全周期、多场景的价值重组型资产。从功能上看,特殊资产正从“被动清收”走向“主动重构”,从“存量出清”转向“价值再造”。
李扬认为,新时期特殊资产的处置过程中,应推进“数据要素化”、资产包化、流程数字化,实现资产来源清晰、处置流程透明、交易路径迅速。同时,特殊资产市场涉及多领域和多品种,需要构建“跨部门、跨市场、跨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
他建议,建立统一的资产处置信息平台、实现银行、AMC、信托、基金的数据共享;加强资产交易市场、债权市场与资产管理市场的联动。同时,强化“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监测,防止处置过程中出现新的风险传染或“坏资产变新风险”的情况。
并购重组成为特殊资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存量调整时代,并购是存量调整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并购六条”的出台,为上市公司并购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注入了强大动力,特殊资产市场也因此已获得强大的体制机制支撑。
“‘并购六条’的核心在于恢复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常识。”李扬认为,在行业边界日益模糊的当下,跨界并购成为企业创新发展利器。与此同时,并购重组也已超越简单的资本运作层面,成为推动产业整合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成为特殊资产市场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扬表示,在产业重组中,国有资本、国企固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更重要的则是加强国企、民企的合作。“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民企和国企各有优势。在进取性、创新和风险承担方面,民企的优势可能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