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在中国市场的多年奋斗,阿迪达斯终于把自己混成了“老四”,从市占率来看位居耐克、安踏与李宁之后。
现在,阿迪达斯明显不想再忍了。这家公司在中国处于明显扩张期。
今天,我们就来聊下,阿迪达斯能够“逆袭”吗?
首先,我们来看下,阿迪达斯是如何成为“老四”的?Yeezy(椰子鞋)风波是绕不过去的原因。在坎耶·韦斯特(侃爷)种种过激言论后,阿迪达斯终止了与侃爷在椰子鞋上的合作。据摩根士丹利估计,截至2022年10月合作关系解除时,阿迪达斯总收入的8%和利润的40%都来自Yeezy。
另外,阿迪达斯在国内陷入了种种风波。
在拳头产品告吹与国内风波影响下,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业绩连续8个季度(2021年二季度-2023一季度)销售下滑。
欧睿数据显示,在2021年,阿迪达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还有15%,在2024年已跌至8.7%。作为对比,耐克市占率从18.1%跌至16.2%,保住了第一位置。
当然,国产品牌崛起,国潮兴起也让阿迪达斯更被动了。
有国产品牌负责研发的高管就向我强调,在产品上,国产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们已经没有差距了。区别在营销。甚至,在耐克们内部也达成了类似共识。
正是在这种浪潮下,安踏市占率从2021年的9.8%增至10.5%,排名第二。李宁市占率从9.3%增至9.4%,排名第三。
现在,阿迪达斯如果想重新打开中国市场,打法明显需要变了。
这家公司也在这么做。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CEO)比约恩·古尔登就提到,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有95%是“中国制造”,在设计上也逐步实现了中国原创。
同时能看到,中国团队的话语权在正在直线上升。
另外,阿迪达斯也很渴望“打通”国内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古尔登上任以来,三年四次访华。今年10月他又来了,除了参加上海市咨会,古尔登还在北京拜访了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
作为对比,近乎同期访华的耐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雁峰行程就要低调很多,外部行程主要去了清华大学。
事实上,古尔登也必须打开中国市场。
尽管在华种种波动,从营收来看,今年二季度大中华区占比13.4%,仅次于欧洲(33.6%)、北美(22.5%)市场。从营业利润率上看,中国市场达到22.7%,也高于欧洲市场的21.9%,北美市场的12.8%。
2023年初,古尔登属于临危上任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解决中国市场问题,可能将是他的最重要KPI之一。
那古尔登的种种改革有没有效果呢。
答案是有的。在今年二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11%至7.98亿欧元(约合66.53亿元)。
作为对比,截至8月31日的最新财季,耐克大中华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约合107.75亿元人民币)。
当然,基于耐克销售基数超过了阿迪达斯接近40亿元,单纯比增速也不一定公平。
那阿迪达斯能够最终实现“逆袭”吗?
答案是有着难度。
耐克本身也在给中国团队放权,耐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董炜,同时还兼任着户外品牌ACG的全球CEO。
国内公司安踏正拉着FILA、始祖鸟、迪桑特、可隆们风生水起。
国内市场,本身也在起伏。比如,因为国内业务亏损,匹克正在实行阶梯式降薪,最高降幅达50%。在行业价格战下,上半年,安踏毛利率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
所以,阿迪达斯的逆袭之路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