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5 17:58:11 股吧网页版
一只基金十年一人,国投瑞银王鹏如何管理他的“新丝路”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5日讯 当多数产品仍在“短跑式”比拼收益率时,王鹏选择交出一份需要时间检验的答卷。

  自2015年4月13日起,他执掌国投瑞银新丝路混合基金,至今已有十年。十年间,A股经历了数轮牛熊转换,从白马股抱团到赛道狂飙,再到宏观不确定性叠加的震荡周期,不少产品因策略失灵而陨落。而王鹏带领的国投瑞银新丝路,却凭借一套稳定的框架,在稳健与进取之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期回报。

  截至2025年10月22日,国投瑞银新丝路的累计收益160.57%,年化收益率为9.51%,同类排名前20%。同期,其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精选个股与行业配置,而非择时与押注热门风格。更重要的是,该基金至今未曾更换基金经理,十年如一人——在当下频繁换将的基金行业,这种稳定性本身已属罕见。

  风格不漂移,回撤可控才是能力

  王鹏的投资方法论,建立在四个关键词之上:“独立思考、概率思维、逆向勇气、前瞻眼光”。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十年如一日贯彻于投资组合的主线逻辑。

  具体而言,他不押注单一风格,而是持续保持组合的均衡性。数据显示,国投瑞银新丝路长期处于“风格九宫格”中的均衡区域,中小盘与大盘、价值与成长之间均衡配置,回避了“风格漂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王鹏曾在公开渠道坦言,不会为了短期排名而调仓追热点,更不试图“猜”市场的审美标准。他更倾向于用中观行业配置与微观公司筛选,构建具备复利能力的投资组合。

  他的另一个标签是“控制回撤”。在多数基金普遍经历极端波动的2021-2023年间,新丝路的动态回撤在76%的时间里控制在20%以内,51%的时间里低于10%。这种低回撤组合背后,是王鹏对仓位、行业集中度和个股权重的严格控制。2025年中报显示,其前十大个股集中度为58.25%,行业集中度前五大合计为78.23%,均维持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兼顾进攻与防御。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王鹏的风格虽不张扬,却极具穿越周期能力。一位华东大型券商的研究员指出:“这种风格可能不容易成为短期‘明星’,但正因为不依赖风格正确和时点判断,才更具长期生命力。”

  低换手的背后,是可验证的组合理念

  在多数产品动辄年换手率翻倍的背景下,王鹏用“少动”诠释“看得准”的价值。

  从Wind数据显示,国投瑞银新丝路基金2025年上半年换手率为68.94%,而同期同类基金中位数为189.44%。事实上,自成立以来,该基金滚动12月换手率多年维持在100%以内,体现出管理人对组合长期稳定性的极高要求。

  王鹏的选股策略围绕三大类逻辑展开:一类是静态低估的烟蒂股,一类是稳健成长的优质股,另一类是兼具前瞻性与估值合理性的科技股。他从不迷信“锚定一类资产”的策略,而是通过多元选股构建柔韧性更强的组合结构。

  例如,在任期内为新丝路贡献最高收益的个股中,有机械行业的骄成超声、消费行业的贵州茅台、医药领域的药明康德,也有电力设备板块的宁德时代,体现出他的“中观配置+微观判断”策略效果的普适性与穿透力。

  在组合管理上,王鹏设置了明确的纪律红线。例如,每个行业的配置不得超过基准+20%;持仓个股数量控制在25-50只之间;组合整体的负债率需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种体系化的组合管理方法,既来源于对市场风险的敬畏,也体现出其“以系统化取代拍脑袋”的投资哲学。

  一位不具名的基金评价机构研究员表示:“王鹏的组合不是靠某几只股票打天下的结构,而是靠纪律和系统搭出来的复利体系。这类组合抗风险能力更强,对基金经理自身的心理稳定性要求也高。”

  长期视角下的兑现力,“双十”是外在,不是目的

  十年正收益、十年不换将,这本身就已经足够构成“长期主义”的样本。而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5年,国投瑞银新丝路,10年分红7次,累计分红达1.1亿元,超过当前基金净值1.4倍,是为数不多仍坚持“兑现收益”的产品之一。

  但王鹏从未将分红作为卖点,而是把它视为组合管理的一部分。在收益阶段主动回馈、在市场调整中控制回撤,这种“先兑现、再穿越”的操作方式,也体现出他对持有者长期利益的高度重视。

  此外,王鹏还有另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习惯:自2016年起,他每年会亲自撰写一篇致持有人文章。这些文章从不谈热点、不写鸡汤,而是围绕投资框架、组合结构、心理认知、市场误区进行深入讨论。如《概率思维指导股票投资》、《心理学指导股票投资》,这些内容逐渐构建起一套“王鹏式的长期主义投资语系”。

  一位华南公募副总曾评价:“在很多人还在谈长赢口号时,王鹏已经把这件事做成了。‘双十’不是目标,而是结果——他做的事情,早就超出了对单一产品业绩的管理范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