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京10月25日电 2025中国水利学术大会今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大会聚焦“十五五”时期水利发展,围绕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生态保护和治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大模型、未来水科学等领域涉水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交流研讨。
水利部公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水利事业成就显著,水利投资建设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数字水利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安全、生态、智能大坝建设成效显著,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为保障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作出了新贡献。
水利部副部长刘冬顺表示,近年来,中国水利学会围绕水利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广大会员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学会的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科技传播力以及自身凝聚力等不断增强,在水利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参谋助手和科技支撑作用,为推动水利科技创新,助力水利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水利科研机构和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水利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快推动重大问题科技攻关;要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评价奖励机制;要加大科技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不断提升科技传播力。
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周学文介绍,中国水利学会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水利新质生产力作为学会当前最重要的使命任务,为推动水利现代化,保障我国水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下一步,学会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人才优势,繁荣水利学术交流,激励水利科技自主创新,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水利现代化贡献力量。
河海大学校长郑金分享,近年来,河海大学依托水利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体系化创新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学校立项建设水工程安全与水环境治理关键材料、水工程智能建造与运维装备、高坝深隧水下检测与修复、清洁能源发电与并网等4个亿级科教实验平台,不断培育壮大水科学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面向未来,学校将一体推进水利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水利高等教育实现“巩固、延展、超越”。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和智慧。
开幕式现场发布了中国水利学会2024年度水利领域重大科技进展、2025年度中国水利学会“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了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安澜——水灾害防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