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信证券-深担集团-3号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挂牌活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现场发布了全国首单境外知识产权境内融资及全国首单境外资金认购境内知识产权ABS。
据了解,全国首创“双跨境”模式知识产权金融进军国际化本次项目发行规模4200万元,精准聚焦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企业国际化布局知识产权的特点,入池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建造、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所有借款企业均以其核心专利、实用新型技术等知识产权提供质押。
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国际化,在知识产权跨境质押创新方面,由海梁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将在香港知识产权署获得授权的专利在香港完成质押登记后,为向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担集团)申请的融资提供增信,融资资金支持其深圳母公司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福田口岸“深空之城”低空交通项目的配套基础设施及充电设备项目,该项目未来有望实现深港低空直达,这是全国首次在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中引入境外知识产权提供增信。未来更多企业可凭借其自持或关联方持有的境外(如香港)知识产权,于境外完成质押登记后,作为境内融资的有效增信手段,实现了境外知识产权在境内的价值认可与金融应用。
在深港资金跨境认购创新方面,复星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作为此次特邀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参与认购,这是全国首次在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中引入境外合格投资者通过QFII直接参与境内发行,不仅为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了多元的融资来源,同时为深港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展新渠道、注入新活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本次项目由工行深圳市分行、深担集团等单位联合发起,由深担集团作为原始权益人在中信证券等机构助推下发行落地。工银理财等机构投资者积极认购发行份额。
今年以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金融综合试点工作,不断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出台实施《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清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金融政策文件,构建了市区联动、风险共担的支撑体系。
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比例最高达70%,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比例最高达50%,实现知识产权与征信担保信息共享互通,推动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线上审批最短实现“一日办结”。落地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成立全国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持续探索知识产权内外部评估体系建设。
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透露,今年以来,全市密集发行4笔人工智能主题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精准服务55家技术研发型企业,覆盖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等前沿领域,通过金融手段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进程。率先发行国内首批园区专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覆盖南山区科技园、龙岗区天安云谷等重点产业园区,涵盖智能制造、数字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推动知识产权金融资源向关键领域集聚。
2025年新发行20单规模共31.23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118单总规模248.65亿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惠及企业1714家,发行量和发行规模持续领跑全国。